“你这想法没错,孩子以后是得认字儿,人家都说读书明理,读书多了见识多了,才能挣银子养家。
咱们庄稼汉子大字儿不识得一个,就只能给人家卖力气,日子过得苦巴巴的多不容易。”
庚桑很是认同方蕙兰的想法,就坡下村来说,愿意送孩子读书的一个巴掌都能数过来,村里头除了村长和个别族老勉强识得几个字儿,其他人都是两眼一抹黑。
这次之所以会想起让陆青跟着镖局一起送货交接也是因为眼下请的教书先生才来不到一个星期,陆青识字儿少,而且这几天刚开始,先是简单的认字儿,陆青就学的非常吃力。
作坊的作业时间是从上午辰时开始,下午申时末结束,中午休息一个时辰,做工的时间并没有过分压榨,而晚上吃过饭在大厨房的饭堂里会点一个时辰的蜡烛,作坊里的工人都可以在这儿跟教书先生识字儿。
教书先生是庚桑请江叔帮忙请的,是个落魄的秀才,姓刘,有几分才学,作坊的工人又不需要科举,基本的认字儿和算术这位刘秀才还是能胜任的。
陆青已经跟着学了一个星期,每天晚上识字儿认字儿都很认真积极,但是到目前为止掌握的字儿还不到十个。
正是因为这个,想到陆青的年纪已经放在这里了,放在前世他这个年纪不算大,但是搁现在,他已经是为人夫为人父的一家之主了,再潜心学习有些困难。
而且做账远比认字要困难的多,就算以后有机会去作坊的分店做管事,待遇也只能和普通的管事差不多,不可能和陆南川想比的。
李越是作坊的管事,他一个月的月俸也不过十两银子,到了年底会有红包,一年下来的银子也不过两百两。
而跟着镖局对接货物,因为出门不易,所以他们出去一次的预算基本上就是一人一百两银子,陆青一年跟着镖局走上几回,路上节省些,就远超做普通管事的收益。
“可不是,人家都说读书好,可这读书花银子也多,十年寒窗苦读也不一定能换的金榜题名,咱们家里要求不高,能考个秀才免除家里的田税就行。
若是运气好,能考上个举人,那就是家里的祖坟冒青烟了,说不定就能当个小官了,以后日子也不用过的这样苦。
想送娃上学堂,这银子还不得早早的筹备起来,要是不让陆青出去拼,这娃儿以后哪儿来的银子交束修,还有笔墨纸砚,哪一样不是大开销。”
方氏说着,也忍不住期盼起来,“咱百姓种地能有啥出息,最多能当个小地主,可当官的哪个不是地主?”
“说的也是,总之多读书也没坏处,陆青肯吃苦,你们日子以后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庚桑安慰道,“那行,这事儿先跟蕙兰你说了,我这心里有个数,你同意了,我等明儿回去了就跟陆青提一提,看看他的想法。
这事儿你要是不同意,那我肯定就不说了,虽说机会在眼前,可是你这孕『妇』怀着孩子也不容易,娃儿他爹出远门,你心里也不好受,那我这事儿就办岔了。”
全新改版,更新更2快更稳3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