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兜兜转转,阴差阳错
正当这面两个精明的如同狐狸一般的两个青年在交谈的时候,另一边的袁数同样也是眉头紧锁。
甄氏到底想做什么,眼下与他没有什么太过迫切的关系。
如果是想两头下注,那自然有曹操手下那些能人去应付,相信曹老板对此也一定会欢迎之至。
若是想搞出点什么幺蛾子来,反正作保的是陈登,出事儿了也怪不到自己头上。
当然,若是真的演变到了最差的那种情况——陈登已经与袁绍达成某种协议的话,那曹操阵营恐怕真的要陷入四面受敌的情况了。
只不过,到了那个时候,逆天改命或许很难,但想要保住曹操阵营一口元气以备东山再起的话,袁数觉得还是有一定操作空间的。
但相比之下,还是司马懿这位未来的晋高祖宣皇帝的事情更让他头疼一些。
曹操抓了司马防,却又放司马懿如此肆无忌惮的活动,到底是为了什么?
真要想搞什么大义灭亲秉公执法的戏码的话,司马防早就被送去和前些日子刚刚被定了刑马上就要上法场的种辑吴硕等人作伴了,哪还会留在廷尉大牢里吃牢饭?
有郭嘉和荀攸这两只老狐狸在后面提醒,若是这样还看不明白,那……这个时空的司马懿,或许……
呸,不能小看这些历史上曾经闯出过一番大事业的名人!
但……平素喜欢以“苟”道安身立命的司马仲达,在这一次父亲的生死危机面前,到底能爆发出怎样的能量,这还真是让人期待呢……
董承没有抓到,如今刘备也跑了,那据种辑吴硕等人交代出来的衣带诏到底落在谁手上,已经成了曹营所有知情者的心病。之所以留着司马防,或许……你等的就是这一刻吧?
司空府里,曹操这会儿也是眉头紧锁。
几个心腹谋士如今都在各自闭门苦思,试图寻找一个破局之策,而如今被曹操召集到府中议事的自然便是以一干亲戚为首的曹魏众将。
但就连贾诩等人也要闭门苦思多日,这会儿这帮武夫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因此,一干人到齐之后,也只是眉头紧锁的坐在一起发呆罢了。
“司空,奉孝求见。”许褚快步趋入,在堂下刹住脚步,拱手行礼之后两句话就打破了此间的平静。
“快请!”曹操话音刚落,曹仁、夏侯渊等一干人已经快步朝外走去,竟是争先恐后的去迎接。
没办法,他们实在是受够了被曹老板关起门来开会却屁都打不出一个的日子。如今郭嘉来了,那简直就是大伙儿的救命福星啊!不管郭嘉能不能解决问题,至少这个差事不用他们负责了,自然是一个个神清气爽,脚步都轻健了几分,看的坐在上首的曹操是一阵好气又一阵好笑。
……
……
正当郭嘉在为曹操开讲此间关窍的时候,另一边自兖州通往徐州的官道上,也出现了三万余刚刚经历了一番急行军的人马,如今正寻了一处湖泊休整、补给。
监督军士的事情有关、张去做,刘备这会儿却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身侧两人面前,恭恭敬敬的拱手一拜。
“徐先生,王剑师,正所谓大恩不言谢,此番恩情,刘玄德必铭记于心。异日必有厚报。”
那两人正在翻身下马,一时间只能生受了刘备这一礼。而能让刘备如此恭敬的,那位徐先生自然便是此番协助刘备逃离许都、并为他策动与袁绍联手一切事项的徐庶徐元直。而让他格外客气礼敬的剑师,当然也只能是宫里那位常年追随在帝后二人身边的当今天下第一剑师——王越!
就连在许都已经彻底铺开情报网的曹操恐怕都不会想到,这位一向在帝后身边护卫的高手如今竟然离开了许都来到刘备身边。
当然,对刘备来说,他对王越如此客气,倒不仅仅是因为王越的身份,更重要的,还是此番逃离过程中王越为他带来的帮助。
毕竟,刘备之所以能顺利逃离许都,固然是因为曹操一定程度上有意无意的放松了对他的监视,但若是没有这两人相助,恐怕少不了要和校事府的人恶战一场,说不定就会被驻守在许都附近的一干曹营大将堵上。
同样的,能拿下如今这支兵马,两人也在其中出了大力气。徐庶出谋划策,王越执行暗杀,一剑封喉,帮助刘备轻而易举的就拿下了这支兵马的指挥权。
要知道,这几人虽然是袁术降将,按道理来说是得不到曹营那边毫无保留的信任的,但偏偏曹操也足够大胆,就让这几人领着三万降兵驻扎在颍川。也正是因此,几人对曹操那叫一个感激涕零忠心耿耿。
最初徐庶的计划里,原本他们是打算带上这些将领一同去徐州再创业的。毕竟,如今刘备手下除了关张啥也没有,这两人虽然都是万夫莫当的猛将,但却不以统帅见长。
奈何那几人已经成了曹操的死忠,于是在拉拢失败之后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由王越出手斩草除根。
当然,之所以选择这支兵马,其实更多的还是刘备的主意,他也将决策权看得很重,没有事事都交到徐庶手上。
因为这支军马的主将固然是曹操的死忠,但副将却早已被国舅董承买通。原本按照董承的计划,在刺杀曹操成功之后,他也不会完全信任那些首鼠两端的世家大族,而是要引这支人马进入许都,配合禁卫以及伏完手里那万余人掌控局势的。
只不过在听了袁数的劝告之后,董承也留了个心眼,将与这支兵马的几位副将联络的信物连同天子诏书一并交付给了刘备,没成想这个时候倒是恰好派上了用场。
曹操没有死,董承虽然躲过一劫,但也没法再光明正大露面,只能转入暗中。阴差阳错之下,反倒是刘备捕捉到了一线机会逃出了许都。
而这些潜藏在暗中的底牌,也就这样一点一点的随着刘备揭露出来,再被徐庶串联起来,环环相扣,才有了如今的结果。
至于五路伐曹,其中当然有着袁数有意的点拨,但对于徐庶来说,想到这一策其实也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袁数那一番提点对他而言不过是提前戳破了这一层窗户纸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