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心事重重,各有盘算
当然,若是按照审配沮授等人原本最开始的算计,最理想的结亲对象当然是袁绍幼子袁尚。
奈何……
倒不是说如今的河北真的找不出一个才貌双全、家世匹配的女子来做袁尚正妻,只不过一方面嗅到风声的袁谭以及其身后的郭图许攸等汝颖士人对于河北大族与袁尚走到一起的可能性是严防死守全力抵制,而对于还没有坚定易储想法的袁绍来说,他也不希望为了给幼子增添一个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甚至可能架空反噬的砝码而逼得长子在如今还没有完成一统大业的时候就开始与自己离心离德。
是的,对于汝颖士人与长子的接触,目前的袁绍是持相对默许的态度,但对于河北士人试图将他的幼子绑上战车的行为,袁绍却相当反感。
而对于河北士人来说,能与袁尚绑在一起固然是最好,但鉴于昔日光武帝与郭圣通故事,倘若他们真的不顾袁绍本人的意愿以及汝颖士人明里暗里的阻力强行要办成这件事的话,恐怕招来的反噬也是已经承受了两百多年痛苦、背负了两百多年仇恨的河北士人所不愿意接受的。
从龙之功,首先你得从龙,其次你得建功。
真要逼得急了,即便昔日光武帝与郭圣通的事情不会再一次重演,那无论是袁绍冲击帝业失败还是袁尚在继承人斗争中失利,对于河北士人来说也是他们难以承受的损失。
是以在一轮又一轮的试探与交锋之后,最终在袁绍这位主公的居中斡旋下,双方各退一步,河北派系放弃直接与袁尚捆绑的想法,退而求其次选择与袁谭结亲。对此,汝颖士人也是乐见其成。
比起两个敌人袁尚与河北士族的强强联手,这样的局面显然是他们乐意见到的。
当然,相比于在未来夺嫡时明显更有希望的袁尚,袁熙的档次显然不太够入沮授等人的法眼,于是乎他们当然也不可能让大族的女子跳入这个火坑,最终左思右想,这件随时有可能会变成毒药的差事就落到了有一定底蕴但上不得台面的无极甄氏头上。
从河北大局出发,甄氏与袁熙联姻是一个双方都算能接受的结局。至于甄氏以及甄宓的意愿,在他们眼中实在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因此,当甄氏表明希望以部分家产为代价换取婚约暂缓执行的时候,无论是袁绍还是沮授等人都答应的非常痛快。
殊不知……
甄氏五女趁着这个机会跟着商队来到了徐州,并且如今更是向许都而来。
等沮授接到消息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这件事情他当然不敢上报给袁绍知道,不然要怎么说?我们河北世家给您老挑选出来的儿媳妇看不上你们袁氏跑路了,还直接跑到曹操治下去了?
现在田丰已经被排斥在核心的决策圈子之外,河北士人一时还真找不出谁能让袁绍在听完这个消息之后依然保持相对的理智,于是只能先瞒住,能拖一时是一时,但心底对消灭曹操难免更坚定了几分。
听夏侯兰一番分说,说的几女面色也是一阵变幻莫测。
老夫人之所以让他们离开河北前往中原,与其说是对那些世家大族肆意安排中小家族命运的宣泄、对与袁熙结亲的不满,倒不如说是真的潜藏着几分对袁绍势力前途未卜的悲观。
毕竟,论道义,虽然袁绍一直在鼓吹当今天子得位不正,乃是由乱臣贼子董卓扶立上位的做不得数,但对于下面的普通士子以及小老百姓来说,天子怎么得的位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反正天子姓刘,是先帝的儿子,也没有像当初前汉时昌邑王那般疯狂作死,朝廷大臣也没有意见,那就该龙椅上的是名正言顺的天子。
再者,昔日天子先是落在董卓手中,尔后受李傕郭汜二贼逼迫,那时候的袁绍尚且可以以朝廷乱命为借口动辄矫诏便宜行事,可如今曹操已经将天子迎奉到许都,汉室重新站住了脚跟,你袁绍也接受了许都朝廷大将军的任命,却还依然故我,动辄以天子诏书名义矫诏行事,算是什么意思?
尤其是当初悍然反汉自立的袁术可是你袁绍的兄弟,天下诸侯响应诏书讨逆的时候你袁绍也按兵不动,安知没有什么别样的心思?
诚如郭嘉所言,如今背靠朝廷正统的曹操在道义或者说是大义名分上面早就已经在不声不响间建立起了相当的优势。
而在士林舆论方面,虽然郑玄没有明确表态愿意为许都站台,但比拼名士的话,或许在文学创作领域上许劭要弱陈琳一头,但手握臧否天下士子的月旦评,在影响力方面只靠一个陈琳显然是远远不够与许劭分庭抗礼的。
而在许靖站到台前戳破许劭光环之前,作为月旦评的主评人,许劭的名望可以说确确实实仅在郑玄、蔡邕等一干货真价实的大儒之下,比起什么八厨八顾之流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更让袁绍窒息的点在于,虽然郑玄从未明确发表言论支持曹操,但一方是袁绍三番五次邀请而郑玄屡辞不就,另一方是曹操没有刻意邀请而郑玄却带着众多弟子亲临许都,这里面的意味不言自明,而这份对比出来的差异也让袁绍一度恨的发狂,直到如今也没能化解掉这根横亘在心头的刺。
而袁绍对比曹操,抛开个人能力不论,一直以来能支撑着袁绍以大哥形象压住曹操这个小老弟一头,甚至于在当初讨董卓时,原本应当是曹操囊中之物的诸侯盟主宝座也生生飞到了袁绍手中的最重要的倚仗,就是袁绍背后的汝南袁氏在士林声望上对曹操的绝对压制。
比起四世三公、名臣辈出的汝南袁氏,曹操背后无论是与他水乳交融的夏侯氏还是曹氏都显得不值一提。
夏侯氏还好说,虽然光武帝之后就没有出过什么国之干城,但当初始祖夏侯婴那也是跟着高皇帝打天下的人物,政坛上不怎么得意,但混迹于世家行列当中还是不成问题的。
比较尴尬的是过继之后曹氏这边。尽管曹操本人发迹之后也疯狂鼓吹不知道是真是假的所谓“曹参之后”,但其祖父曹腾那可是实打实的中常侍,讲好听一点叫权贵之后,说的难听一些那就是宦竖遗丑,那都是要被有气节的士人尤其是党人所唾弃的货色!是以尽管曹操当初年少轻狂时也曾搞过譬如在洛阳北部尉任上弄五色大棒惩治权贵之类的东西试图为自己刷一刷名望,但实际效果么……
只能说,能繁衍到这个时候的世家大族,也没几个不是千年的狐狸,这种聊斋里的基本套路那是谁也瞒不过。
想洗白?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