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张秀才的印象就更好了,本来迁移过来的张家就有他们当地县令的评语,自愿报名迁移时,说的那番话就特别漂亮。
让郑大人的印象特别的深,北都作为未来的新京城,地方本就大,他这位北都县令,未来也是不可小觑,当然等那时,他可不会只是一名小县令,早就升迁。
如今的北都县令上面还有北都府,都在一座城中,但衙门可不在一起,北都县衙门靠近城门边,府衙在城中心位置。
就一下,不只是郑大人记住了老实的张秀才还有知府范云东也一样记住了他。
第32章 古代酱油男配(03)
迁移到北都的第二年, 去年只是有很少几个县有自然灾害。
可从永安四年的春天, 南方很多地区一直下雨, 下啊下,开始没有人在意, 以为就是梅雨季节, 淅沥沥的下也正常。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淅沥沥的小雨不知不觉已经变成了大暴雨,然后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洪水。
许多堤坝决堤,不少百姓的家园被淹没, 不要说种田了。流离失所的百姓们, 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
这时候还想不到种田上面去,有些村落住的高的还行,家里没有被淹,好歹日子能混过去。
南方涨洪水的消息传到北都已经是被淹的二十天以后。
不少粮商瞬间反应过来,立马囤积粮食,等到下半年能大赚一笔。
张家去年靠着高温大棚种菜, 小赚了一笔。春天时又提前种菜种水瓜, 年后家家只能吃菘菜时节,张家的新鲜蔬菜又赚上了一笔。
五月底, 天气刚热起来,张家的水瓜(西瓜)已经上市开始卖,价格奇高。
可依然有络绎不绝的客人前来购买, 都是大户人家前来购买。
张家的银钱紧张之患, 总算是缓解不少。
范知府家的嫡子范文涛与张君越是灵山书院的同窗。关系还不错, 休息日,几位同窗相约一起品茶小聚。
灵山是北都最有名气的山脉,绵延几百里,大气磅礴,最高的山峰雾灵峰,更是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看不见山峰到底有多高,还有关于仙人的传说。
北都最大的书院,因此以灵山为名。
六人小聚,约在一家环境清幽的茶庄,这座知一茶庄据说是大皇子韩承逸的私产。
是当今皇帝私下赏赐给他,赏赐时,皇帝还不是皇帝。
知一茶庄是一座有着北方建筑独特韵味的北方园林。
每一处园子都四四方方,很是对称,没有南方园林的精緻,但有北方建筑的大气。
他们六人在一处水榭之中品茶赋诗,其中赋诗最差的还是张君越。他没有抄袭知道那些名人诗作,不是不屑这么做,只是不想这么做。
他不介意做文抄公可做了文抄公把他送上天才之名,对于他不是什么好事。
他没有什么大志向,也不是多想做官,只是想平静度日。
古代官场,他并不想多触及,除非生在这样的家族,不得不这么做。要不他并不多愿意,当然如果得个虚职,爵位啥的,倒是可以。
赋诗完毕,六人也没有评比谁第一,出来聚会,赋诗只是助兴而已。并不是主要目地,倒是范文韬开口询问道,「君越,你家的那水瓜味道真好,今年赚了不少吧?」
「还行,就前面的那一批能赚一些,后面的到了应季时节,价格肯定会回落不少。
到时赚的也不会很多。」
「君越,你的点子最多,给我参谋参谋,干点什么能赚点零花。」说话的是宣抚使家的嫡次子周文远。
他的手上的银钱永远不够花,用钱那个大方哟,是北都城的贵公子中最出名的。
这话还真不好回答,在座的几位都不会嫌银子多。给他一人出主意,其余人都会有想法,真是不知道怎么回答。
沉吟片刻,想了想说到,「文远,想赚银子,咱几位可以一起赚,我的点子都是好运气而已。真心不多。」
「一起赚,怎么赚?」插话进来的是范文韬,他也需要银子啊。
在座的六人,除了张君越出身差一些,还有一位也一般,但他起点比张君越要高。
人家的亲姐姐,如今是和郡王的侧妃。被和郡王来北都时在大街上一见钟情。
之后的一切不用细说,也知道结果,平民家的姑娘,一位郡王要查找起来很容易。
没多久,就被和郡王纳回府中带回京城(南都),不到五年生下一儿一女,如今已是侧妃。
在北都的娘家也跟着沾光,如今在北都也是家有良田几百亩的小地主。还有宅子铺子,以前是啥,就是普通百姓,没有几两存款的普通人家。
和郡王是先帝堂弟的儿子,虽是皇族,但离皇位很远。与和郡王有关系的人家走的近也不是要紧事。要不其余四位官家子弟怎么会愿意与董帆往来。
他们这样人家的子弟,在人际交往方面都是非常谨慎的。
「以前在老家莱城时,在一本杂记中曾看到一记秘方,关于怎么做香胰的。
只是当时思虑最多的是如何读书,考取功名,并没有放在心上。
前不久在家休息,忽然不知怎么就想起了这秘方,看书外的闲暇时间,自己用秘方记载试着做了一些,前日试着用了用,还挺好用。
文远一问,倒是想起来了,如果诸位有兴趣,咱们不妨合伙做香胰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