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征途觉衣寒,马足迟迟意不前。几声鸡鸣惊旅梦,半山残阳半照归鞍。
云天树色天晓曙,风送花香露沾衣,不是年年何碌碌,韶光几度与谁看。
半痴半醉懒翩翩,日照花间春晓眠。天舞云卷一小憩,贪睡无愁谁人怜。
且说一日黄昏时分,秦占己经行走数日后身心俱疲地倒在路旁小憩。
且说刘疏父女俩,紧赶慢赶的往京城方向而去,这日见天色渐晚,便停下马车到了一个山庄里面,准备宿上一晚再走。这个山庄呢是邓家自家的产业,因为常常从铜山往京城方向的路途遥远,所以沿途建了几个山庄作为留宿的地方。平时里只有几个守庄子的人家。庄子周围也有田土什么的,守护的人家耕种为生。平时也住在庄上,房子不是太多,有那么一栋尚好的房子供主人们往来居住。七八间瓦房供守护的人家居住。
且说这秦占倒在山边小憩之后醒来,又继续前行,走着走着,忽然下起大雨,又饥渴难耐忽看见脚下一潭清泉水咕咕的淌,顾不得许多,便赶到那山脚下,掀开衣袍蹲下身子去捧着那泉水喝。一阵咕噜咕噜,浑身湿透。跑进一片芭蕉林子折下一芭蕉叶子,遮住头上,心里想着找个地方投宿才好。
眼前的山林一遍清秀奇丽,忽然看到不远处的林子内屋宇隐现,黄瓦红墙的仿佛是有人烟。走到那楼宇下面,穿过一座拱桥走到了门外望里看到,的确是有人家。
恰好这里便是邓家设在铜山至京城沿途驿道的庄子。刘疏与女儿一行人正小住在这里。门外的秦占纳闷;这么一荒郊野外,居然有这样的人家。于是敲门想在此投宿。敲门,一小厮开了门问道:“先生是投宿呢,还是找人。”秦占听了忙回道:“投宿。”“请进来吧。”跟着那小厮走到园内,不仅问道:“想问小哥,这里是……”“哦,先生尽管放心,这里是朝廷邓大夫家的庄子,方便去京城赶路的人歇脚投宿的地方。不收分文费用的。只能借宿不包伙食。先生也是去京城的?”“正是。好像庄上还住有人?”走至一路口,见到前面有栋楼房,灯光如昼,雨渐停,秦占扔下手上遮雨的芭蕉叶子。“是的。是邓家的人,是主人家的人,送他女儿去京城。天下雨早上便住进了庄上。”“哦。”“你的客房是这边。那小厮拐身往旁边的泥土路走着回道。
秦占跟着小厮走到一排平房的位置,那小厮引他走至一门边,推开房门,二人进屋,天色暗淡,小厮点上壁桌边上的桐油灯,屋内光跃一片。看那屋子比较宽敞,两三间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靠墙摆放着一排木柜,屋当中有条桌,凳子,桌上放着茶壶饮具。“还好这几天投宿的人少,先生可以自己一个人住这间大客房。什么时候离开,直接出去,关上庄门即可。这里没有伙食。若实在要用饭,这房子尽头下面就有护庄的人家,可以弄吃的东西。另外先生,我看你衣服都被雨淋湿了,那屋里的柜子里有可以换的衣服。”
小厮说完才离开。
待那小厮走后,这秦占走到木柜边,打开,果然里面挂着男女不等的衣服,取出一件来换了。又出门来,仔细观察,发现仿佛这里是这户人家的庄园子的后门,近处的围墙时隐时现。下面是个石头砌成的大坝子,四周依稀的几棵树木。墙外的山峦也依稀可见。
己经有些饥饿的感觉,正在左右踟踌。忽然想起那小厮告诉自己,这排房子的尽头有护庄的住户,心里想着便往那边走去。走至尽头,果然见到有小院,里面屋里灯火通明,饮烟纡绕。仿佛有人家正在煮饭。便径直走过去,推动柴门,走入院内,只见一中年妇女正出来望了望天空说道:“这雨己经停下来,但愿明日不再下雨,那刘疏家的马车还停在前边院子里哩。”说完转身进屋。可能是天暗黑,未看见秦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