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秀太幸运了,越是这样,就越是让人想要发掘她的不幸。
于是在蓝秀嫁给简西后多年不曾有孕,好不容易怀上了,却生了一个闺女后,那些女人的怨气有了一个宣洩口。
在她们看来,没有一个男人不爱儿子,蓝秀生下女儿简丹的时候,简西都已经二十六岁了,这个年纪在乡下早该是好几个孩子的爹了,结婚早一些的,最大的孩子都能够上学了,现在蓝秀生了一个闺女,简西心里一定是不高兴的。
结果这个男人压根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样甩蓝秀坏脸色,反而在蓝秀下地挣工分的时候,这个男人抱着闺女喝奶换尿布,虽然很多人觉得他这是藉机偷懒,可也不能否认简西对女儿是疼爱的,要不然,他完全可以把孩子往床上一扔,哪里需要费功夫时时刻刻抱着,孩子露出想要哭闹的表情,就赶紧唱儿歌,做鬼脸,把孩子给闹笑。
简丹再大些的时候,原身又开始教这个女儿识字,在村里人隐晦地问他啥时候再跟蓝秀生一个儿子的时候,原身也只说随缘,这辈子如果只有一个女儿,他也是知足的。
想看热闹的人没热闹可看,世界上竟然有不着急生儿子的男人,这下子女人们更加羡慕蓝秀了,只觉得她是最好命的女人。
其实原身也不是真的不喜欢儿子,只是他没有姐妹,家里就他们兄弟三人,从小到大就没有一个明显的例子让他知道男孩女孩在一个家庭里的轻重关系,加上海市的民风特殊,从小到大原身见到了许许多多脾气大,在家庭里说一不二的妈妈婆婆,也见到了不少不仅在外打拼,回到家里还得负责买洗烧的叔叔阿爷,原身就更加不觉得,只有一个女儿有什么不好了。
再说了,他干不了重活,光靠蓝秀养着家已经很是吃力了,再生一个儿子,势必影响到原身自个儿的生活质量,到后来,不是蓝秀不能生,而是原身自个儿不想生,每每哄着蓝秀做一些避孕的措施,只说是心疼她生孩子艰苦,只有一个女儿就够了。
这些迷糊汤灌下去,蓝秀怎么可能不爱这个男人呢。
如果没有回城这一遭,原身或许也能当一个好爸爸,好丈夫,可偏偏知青回城潮开始了,回到海市,是原身隐藏在心里的执念,他或许爱女儿,爱妻子,可他心中最重要的永远都是自己。
于是在思考了一段时间,确定自己没办法把蓝秀娘俩一块带回城里后,他选择了一个人离开。
按照简西继承的记忆,在回城后的第四个月,他就和他妈介绍的一个与他有着类似经历的女知青结了婚,对方家里的屋子更宽敞,简西就搬到女方家和女方父母共同居住。
后来下海潮开始,原身又在女方父母的帮衬下做起了小生意,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那个时候,他逼着自己不去想乡下的妻女,再后来,原身的二婚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女儿,他干脆将对长女简丹的愧疚寄托在这个小女孩身上。
他的后半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曾经在乡下那些年的生活,则像是一副褪了色的影片,渐渐被他埋到了心底,再也不敢想起那对母女了。
而被原身抛弃的蓝秀和简丹娘俩呢?
蓝秀高估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高估了周围人的恶意,在原身一去不复返后,蓝秀差点被铺天盖地的流言逼疯。
起先是刘勇,那个年近五十,她嫂子为她「精心」挑选的再嫁对象,这个样貌有些丑陋的男人倒是个心善的,在知道自己的态度后干脆利落地消失,可走了一个刘勇,后来还有数之不尽的张勇,王勇,只要习青青对她那幢房子的觊觎之心不歇,她就总能给她找出一个个男人,使劲破坏她的名声,让她迫于无奈嫁出去。
蓝秀咬着牙,拼着名声更差的结局找来族中长辈和大哥一家断亲绝义,然后干脆利落卖了那栋被觊觎的房子,带着女儿去县里念书。
那个时候县城里也受了南方发达城市的影响,出现了个体经营户的苗头,蓝秀在给女儿办妥就读手续后找了一份餐厅洗碗的工作,勉强生活下来。
县城离乡下并不算远,一些闲言碎语还是传到了县城里,蓝秀承担了很多压力,可她都咬着牙忍了下来,她只让女儿好好念书,在简西身上,她学到了一个有用的道理,那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她想要女儿考上大学,然后远远离开这里,如果有可能,去海市看看,瞧瞧那个勾走了她丈夫的魂,让他宁可抛弃妻女也要回去的城市,到底是怎样的繁华和热闹。
因为心事重,外加过度操劳,在简丹考上大学那年,蓝秀就跟泄了所有精气神一样一病不起,在将攒下的足够简丹念完四年大学的存款后与世长辞,简丹没有辜负母亲的遗愿,大学毕业后顺利留校,成了一个拥有不错社会地位,十分受人尊重的大学老师。
她通过很多关系,终于找到了开着几家服装店的亲生父亲。
不过她没有和对方相认,只是远远看着他开着桑塔纳接送一个正在念初中的小女孩回家,脸上的慈爱一如记忆中的模样,却和当年她哭喊着求他不要走,可依旧扯开她的小手,决绝离开的男人截然不同。
终此一生,简丹都孤身一人,她的身边不乏优秀的追求者,可童年的经历早已形成阴影,在简丹看来,本该是世界上最疼你,最爱你的男人都能抛弃你,一个和你没有血缘关系的男人,凭什么一辈子都爱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