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府回来,白灵手里拿着一封信,一脸喜色快步进来,笑着道:“小姐,风十三娘传来消息,康亲王府的世子定下了。今日午后,宫里的常公公亲自带着圣旨去了康王府,册封了康二爷为康王世子!”
谢千羽放下手中的毛笔,诧异道:“这么快?”康王请封的折子不过递上去几日,皇帝这么快就批复了?
白灵点头道:“今日下午,消息快的人已然去恭贺了,不过大部分人都会是明日知道,明日这恭亲王府可是热闹了。”
谢千羽知道她在说什么,于是笑着不说话。
曼娘也回过味来,“噗嗤”笑出声来,道:“可怜二小姐,明日的大婚只怕是没有什么恭贺之人了。”朝臣们心里自然会掂量魏家和康王府的地位,但凡能登门康王府的,绝不会去魏家。只怕魏家的家主魏政通正在家里气得跺脚,暗恨自己不能去康王府庆贺吧。
白灵将手里的信件递给谢千羽,道:“是宝音公主来的信。”
谢千羽忙接过来,拆开之后,看了两遍,之后才摇头笑道:“宝音这是将我当做他们塔拉部落的仓库了?”
白灵并未见过那位蒙古的宝音公主,但是知道那次回来之后,谢千羽送了好些草种和药材过去。便好奇道:“这次宝音公主又要什么?”
谢千羽看着信笑着念道:“草种五百斤、盐巴一千石、风寒药草一千斤、布匹和茶砖越多越好。”她抬眸看了一眼眼中带着笑意的白灵,道:“她们塔拉部落将回馈我一千头羊,二百头牦牛和五百匹良驹。”
曼娘粗略算了算,惊喜道:“牛羊也就罢了,那良驹可是好东西。”
凌寒也道:“如今麒麟卫正缺少马匹,若是这生意能做的话,大少爷该高兴了。”
谢千羽道:“那就去与大少爷说,布匹和茶砖他出,一起让元盛派人送去塔拉部落。”
凌寒应声,笑着去了。
白灵纳罕道:“凌寒怎么这么高兴?”她几乎都没有见凌寒笑过呢。
谢千羽道:“毕竟是麒麟卫出来的人,想念家乡是肯定的。”她用眼神示意白灵去瞧早桉几个窃喜的样子。
白灵笑道:“若是宝音公主那边的良驹足够,我们可常常与其做生意。”蒙古的水草丰美,牛羊肉自然美味可口,也十分值钱的。
谢千羽道:“具体的,下个月见了宝音公主再说吧。”蒙古的美酒甘冽,其实也可以考虑考虑如何能弄回中原来。
白灵提醒道:“小姐,康二爷,哦不,世子爷受封,小姐不给准备些礼物吗?”
谢千羽抬眸看她,笑道:“早就准备好了,你替我送去吧。”说着,站起身来,走到拔步床里,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小锦囊递给白灵。
白灵好奇道:“这是什么?”
谢千羽却不回她,只是道:“康王府人多,你快去快回。”
白灵挑眉,随即一笑,快步去了。
康王府,鲲鹏苑。
康王宇文海正做主位上,客座上坐着刚刚回京不久的恭亲王。
恭亲王赵博年岁与宇文海差不多年纪,他是皇帝赵毅的亲弟弟,当初也是抢过龙椅的,只是如今皇帝登基多年,天下还算太平,他已然无力再抢什么了。
赵博笑着道:“康王继位这许久,世子总算定下了,可喜可贺呀。”
宇文海客套道:“恭王客气了,那小子只知道吃喝,也不管理府中事物,是个不中用的,倒不如他哥哥稳重些。”
赵博眸子一亮,道:“我此次前来,也正是为了此事。听说,世子定了淑善郡主,不知可定了侧妃?”
宇文海挑眉,道:“还不曾。”
赵博干笑两声,道:“我膝下有个长孙女,世子所出,还算可人。”
宇文海点头道:“那位小姐我倒是听说过。”
赵博一喜,道:“康王竟然听说过?”孙女回来不过十几日而已。
宇文海道:“世子妃杀人的事情闹得京城里沸沸扬扬,听说,那日正是这位长孙女陪着世子妃的?”
赵博的眼睛眯了起来,这个儿媳妇真是哪里都不顺眼,自己闯祸就算了,还带上了孩子,好好的姻缘,只怕是废了。
宇文海道:“如今天下太平,老百姓茶余饭后就爱嚼舌根,恭王不必介怀。”对方虽然是皇帝的亲弟弟,可品级上与自己一样,都是亲王,他说话不必顾忌什么。
赵博勉强笑了笑,道:“百姓无知,我也不会计较什么。”今日再待下去,只是自讨没趣,只好站起身来,拱手道:“我瞧着这恭贺的人不少,那我便先告辞了。”
宇文海也站起身,拱手道:“恭王慢走。”看赵博走了,他才坐下来,出声道:“出来吧。”
宇文智从屏风后走出来,躬身道:“父王。”
宇文海看着宇文智,叹了口气,道:“此次秋猎,雅惠郡主自然也是要伴驾的,那位王小姐肯定也会跟着去,只怕这及笄礼是要在草原办了。你若真的喜欢人家,就上些心,好好的女孩儿,别受了委屈。”
宇文智忙应道:“是,儿子晓得。”
看着儿子走出门去,宇文海又是一叹气。众多孩子中,只有老大和老二他最为心疼。那些年他常常在外带兵,回府之后便听说两个孩子受了继母的欺辱。他也曾找云氏讨过说法,结果,他之后就再也听不到什么闲言碎语了。云氏是个厉害的,也十分有后院的手段,他便只好寻了几个忠心的奴仆,护着两个孩子长大。可即便如此,大儿子也还是中了招,被人下了毒,这辈子都无法练武了。
宇文智来到前院,宇文信正在应酬今日来恭贺的宾客,都是一些亲近的人,说说笑笑,气氛还不错。众人看他来了,也都是一片恭维的声音。
一直到了傍晚,宾客才相继走了。
宇文信波不急待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小的锦囊,打开之后,掉出来一个小小的墨玉的印章来。他凑着烛火瞧了瞧,见上面三个字——子言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