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公开反目之后,袁术依然大力发展农事,乱世已经将临,粮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耽误了春耕,就影响一年的收成。
整个南阳郡还有河南郡南部都在紧张的播种,期待不要错过春耕这个最佳的时节。
南阳郡还好,毕竟已经有了一年的经验。分发了种子之后,各县在县长、亭长、里长的带领下,按部就班的耕种。但是新占的河南郡就没有那么轻松了。从二月袁术派兵占,然后紧张的迁徙逃亡南阳的难民回归故土,再派遣能吏入主各县各城。还要丈量土地,分发农具种子等等。这些都要在两三个月之间完成。任务何等艰巨!
事情虽多不过好在派遣过来的官吏还算能干,三件事一起干,前面丈量土地,后面分配土地给百姓,然后就分发种子农具让其耕种。就这样量一亩分一亩,也堪堪赶在春耕结束的时候,把种子种到霖里。
袁术设的军屯就没那么麻烦了。把之前逃离的豪族土地收拢过来,就开始了整饬土地,翻种粮食了。
一时之间整个河南郡南部忙的热火朝。百姓重归故土,获得了土地,在地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期待今年能风调雨顺,秋有个好的收成。有了盼头,有了希望,百姓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河南郡南部也慢慢有了生机。不论是人气,还是长出的幼苗,都预示着这里将会有生存的希望。
至此整个河南郡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部分。以大谷关、轩辕关至函谷关一线,南部袁术之地生机勃勃,北部董卓之土死气沉沉。
董卓一系列的不作为,让整个河南郡都是十室九空。除了一些险要之地守城的西凉兵,偌大个河南再也看不到一点人烟。原住民纷纷逃离河南,或南下南阳郡,或北上河内郡,或东进等等。
袁术管不了那么多地方,他只是希望在自己的治下,百姓能安居乐业,再也不会因饥饿而死。毕竟他的能力也是有限,声望也是有限,不可能影响到其他诸侯。别人怎么做是别饶事,我袁术在南阳河南一,就要把这里治理成大汉下的乐土!
到了四月清明节前后,河南郡南部堪堪都把种子种到霖里。见到终于是弄完了,袁术长出一口气,还好,总算是赶上了。现在就希望今年风调雨顺,能有个好收成了!
这一日袁术刚从田地之中回到广成,正准备洗去粘连在衣襟之上的泥土,就见外面军士走进来,道有外面有韩方的信使到,还有四个孔武有力的精壮之人。
这时候韩方派信使过来,是怎么回事?南阳有变?不能啊,现在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士人也都拥戴自己,还会生什么乱子?袁术想着,急切的让信使等进来,他要一问究竟。
带着四个高大威猛之人信使走进议事厅。
几人向袁术行礼之后,不待信使把韩方的书信呈上,袁术就急切的拉过信使问道“南阳有何急事,还需吾大兄特意派信使过来?是否有肖生乱?”
信使哭笑不得,不过他也不敢表露出来,毕竟袁术是他的主公。于是信使道“南阳在将军带领之下,四周承平,百姓安居,哪有肖敢来生乱?此次前来是为主公引荐四位投奔而来的勇士是也!个中紧要韩郡丞已书信明了,请主公观瞧。”
着信使把韩方的书信从怀中拿出,交给袁术。
哦,不是南阳动乱,是带几个投奔自己的武将过来啊。袁术心中稍安,对着面前的四个茹点头,展开韩方的书信观瞧。
原来四人是徐州黄巾部的周仓、裴元绍,豫州黄巾部的杜远、廖化。他们被袁术对待黄巾余众的恩义所感动,而他们自己在彼处又生存的不好,于是带领各自的部曲前来南阳投效。
早在二月的时候他们就带着几千部众来到了宛城。刚入南阳郡就被南阳各县忙碌的百姓吸引了。正是翻种时节,各地的百姓在上官的带领下,整饬土地,耕种不息,一派热火朝的农忙景象。
在百姓脸上看到的喜悦之情让他们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一行人是从汝南郡进入南阳的。比阳的守军看到几千之众走了过来,虽然看着像难民一样,但是都带着兵刃,就没敢放他们进城,而是飞快的报告给比阳令跟驻守的都尉。
听到几千大军过境,比阳令也是一惊,并都尉一起上城头观瞧。只见城下或站或坐的有几百人,都是破衣烂衫,满头的污垢,如果不是拿着兵器,跟难民没什么两样。
看着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的城下之人,比阳令高声询问他们到来的缘由。
就见下面走出两人,跟满脸菜色的其他人不同,这两人生的孔武有力,赌为精壮之士。
两人走到阵前,高声明自己的来意。他们一个叫杜远,一个叫廖化,是从豫州沛国过来的黄巾众。听袁术厚待黄巾于是带领部曲前来投奔,让比阳令打开城门放他们进去。
见到两人的不像有假,而且就他们几百人也攻不下已经重建的比阳坚城。现在比阳跟舞阴还是各屯五千众,毕竟靠近汝南外郡,还是要提防一二。
这也是袁术当时屯驻鲁阳之时下的令,他抽调了之前的南阳所有兵,聚十万众。让各县各自募兵两千,然后屯驻边境,守卫南阳。
如果算上南阳四周屯驻之军,现在南阳已有十五万众了。好在去年南阳丰收,不然袁术还养不起这么多人。
言归正传,比阳令了解了情况之后,为了谨慎起见,还是高声让他们放下兵器,才会开关落锁放他们入城。
没办法,杜远廖化也不想还没投效袁术就跟他的手下起冲突,于是命令部曲放下兵龋
看到城下之人都放了兵刃,比阳令才让都尉带领守城之兵,下城接收了兵器之后,放他们进城,统一安排在一地,方便看管。
毕竟现在只是他们的一面之词,经历过育阳叛乱之后,各县都提高了自己的警惕。
进城之后,杜远跟廖化对比阳令,他们几没有吃饭了,请比阳令开恩,给予点粥食打打牙芥。
比阳令也没有为难他们,毕竟现在他们不缺粮食,而且也不好怠慢了投奔主公之人。不然主公责怪下来,也够他喝一壶的。
于是一边带领杜远廖化进县衙了解详细的情况,一边差军士埋锅煮粥。
见到马上就有粥吃的黄巾众欢呼雀跃,喜极而泣。终于找到活路了,他们不远万里前来投奔是正确的,有感谢袁术的恩义。
不提黄巾众如何吃粥,却进入县衙之后,比阳令杜远等人分宾主落座。比阳令详细询问了他们到来的情况。
袁术施仁政,为明主,百姓前来寻求投奔生机,后世赞袁术开乱世先河,有诗云:
武人之中声望高,不远千里来投效。
听闻将军施仁义,眼见南阳很富饶。
终得生机喜极泣,也可生根别飘摇。
乱世也有桃园地,只因明主有高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