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回国
“欢迎,我代表开发区管委会,欢迎温达尔公司的到来。”负责招商引资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对雷曼公司表示欢迎。
“谢~谢~”怪异音调的华语从德国人嘴里冒出来,到是吓了工作人员一跳,然后德国人又换上了德语说,“请尽快完成我公司场地的基础建设,我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展工作了。”
“当然,一定。”工作人员连连保证。
“对了,能不能请你们额外的帮个忙?”德国人又提出了要求。
“请说,如果我们可以做到的话。”工作人员的心一下提了上来,他知道有时候这些老外很难伺候。
“请联系汇海大学的海洋科学学院,我们需要他们的帮助。当然,我们会付钱的。”德国人提出的要求让工作人员很意外。
“当。。。当然,没问题。但是我可以知道具体的内容吗?”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提问道,这年头大学和外国人连到一起总给人一种不好的感觉。
“是关于洋流的。”德国人说的很简洁。
“洋流?”工作人员打算问个明白,礼貌也顾不上了,“可以说的再详细点吗?”
德国人笑了笑,脾气意外的好。
“没问题,你可以先看看这个,”德国人递过一本宣传册,“这是我们公司现阶段主要发展方向。”
“发电?洋流?”
“是的,不是什么新发明,不过我们有了一点新突破。”德国人骄傲的挺起了胸膛,抬起了下巴。
“是这样。。。。我可以留下它吗?和大学联系时可能会用到。”
“当然,没关系。”
“我们会尽快去协调的,请等待我们的消息。”
————
汇海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行政楼。
“苏院,您看看这个,”学院负责外事的秘书将开发区管委会发来的协调涵放到院长的办公桌上。
“是什么?”正在全神贯注看资料的院长头都没有抬。
“开发区管委会发来的协调涵,说是一家德国公司请求帮助。”
“请求?帮助?这可是新鲜事,我看看。”协调涵的措辞引起了院长的兴趣。
从头到尾仔细的读了一遍,又拿着随协调涵一起寄来的宣传册看了起来。外事秘书有些不知所措的站在一边。
“小邢,叫各系的系主任和带头人到会议室开会,只要在家都要来。时间。。。。”院长看了看表说,“下午一点半,一定要通知到每一个人,知道吗?”
“明白,院长。那我先去。”
苏院长点点头,让外事秘书离开了,自己点了根烟抽了起来,阵阵烟雾遮住了脸,看不出来他在想什么。
下午,行政楼的会议室里稀稀拉拉的坐着几个人,加上负责记录的秘书只有7个人,再加上苏院长自己8个人而已,没办法,海洋学院是去年才成立的新学院,人手可以凑齐了就不错了。
除去院长和秘书,剩下的是技术系2人,科学系2人,战略所1人,研究中心1人。
“人都齐了?”苏院长问。
“人齐了院长,战略所和研究中心缺席的人在实验基地赶不回来。”秘书小声的解释。
“恩,”苏院长对秘书点了点头说,“把资料发下去。”
秘书将已经复印好的资料分发下去,每人一份。接过资料的众人都默不作声的看了起来。
“嘶。。。。”“哈。。”一时间会议室中怪声连连。
“看完了吗?都说说想法。”苏院长催促着。
“老苏,真有人要做这个?”说话的是战略所的李教授,老资格,爱摆架子,对谁都不客气,但眼界一流。
“人家的厂子已经开建了,我打电话问过了,开发区那里已经动工了。一期工程几百万美元,不会有人拿这么多钱来开玩笑的。”苏院长发了圈烟说。
“那还有什么说的,准备车,走。”李教授急切的说。
“老李,老李,不要着急,让我再看看。”技术系的王教授还没看完。
“不要犹豫,这是好事!德国人一定是有了突破才敢干的。这方面我们国家的研究有所欠缺,现在有人送上门来还不赶紧抓住?”李教授大声的表达自己的态度。
研究中心的人将资料往桌子上一放,身子向后靠去,也不说话,这事和他们有些不搭界,所以没必要着急表态。
所有人都看完了。
苏院长面色一顿,严肃的说:“德国人的技术很好,设计也不错,但是他们唯一缺的东西,还是最关键的,就是博海湾的水文资料。这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事,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的去了解这家德国公司的技术实力,有些东西是假不了的,但也要打起十二万分的小心。”
“我很好奇,他们采取的是哪种基本形式,他们又怎么解决成本问题的?这都是我感兴趣的。”技术系的王教授说。
科学系的小王教授紧皱着眉头说:“我认为这事有些蹊跷,博海湾洋流不强,余流很弱,根本不适合进行洋流发电项目的建设,要么他们是骗子,要么他们有新的技术,可能是防腐,也可能是机械方面。”
先是一阵讨论,然后演变成互相拍桌子怒斥对方是唯技术论,又被对方反驳说是受破害幻想。
苏院长一阵头大,连忙出声叫停了讨论。
“好了,停一下,我们可以一起去实地看一看,或者让德国人来一趟,听他们说说再决定。现在散会。”
--————
第二天下午,还是海洋学院行政楼的会议室,苏院长,蒋副院长,各系的系主任、项目带头人和德国温达尔公司的老板科林·雷曼、临时翻译刘宇辰、员工若干,在一起准备开个说明会议。
刘宇辰回国了,他在德国的一年交流结束了,因为他寒假没有回国,利用那段时间将学分修够了,所以就提前回国了,顺便担任莱博公司和温达尔公司的德语翻译,一边可以挣点零用钱,一边可以名正言顺的掌握公司的情况。家里的老爸老妈对自己的儿子还没上高中就开始挣外国人的钱已经无语了,相应的对刘宇辰的管制也放松了些。
首先,雷曼先站起身致词,刘宇辰翻译的很好,学院找来的翻译表示不用自己出马了,那个小伙子很棒,暗地里翻译擦了擦冷汗,心说那里来的小怪物。
一通官方客气,然后科学系的小王教授直截了当的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也代表了海洋学院的疑问。
“请问贵方了解不了解博海湾的实际情况?”
“知道一些大概数据。”刘宇辰翻译道(以下全是翻译)。
“那么贵方一定知道这里的洋流很弱了?”
“是的,我们知道。”
“那,我们不明白,贵方为什么要在这里建厂,还要和我们合作。”
“这是公司的商业秘密,但是为了表达我们渴望合作的诚意,在这里可以做一点简要说明。”
“公司的发展方向是海洋工程,所以电力将是必不可少的。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提供电力,这迫使我们研究开发了自己的发电系统,在对比了各种海洋发电方式后,最后选定了洋流发电,接着又发现各地的水文条件不一样,所以我们打算按比较恶劣的情况来应对,经过公司的努力,设计了一种新式电磁轴承,它可帮助发电装置应对恶劣情况。我能说的就是这些。”
各系教授互相交换了下眼神,果然,德国人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