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创世小说网 > 六十年代逛淘宝 > 第40页

第40页

    她不敢休息太久。


    她小时候,老人常常告诉她一个小窍门,无论是走远路,还是干活的时候,无论多么累,都不要休息太久。


    稍微缓缓,就要马上起来继续往前走,否则休息的时间越长,腿脚就越沉,越走不了路了。


    「走吧,今天的任务我们家完成了,我带你们去村里,昨天你们二伯公答应帮我们问问,能不能先借点粮食,挨过我们现在的难关。」


    明霞拎起竹背篓,然后将地上一小堆被拔掉的野草抱起来,放进竹背篓里。


    这些野草,是她们今天清理杂草的时候,单独挑拣出来。


    没有什么珍贵的植物,都是种子随风长,野外日常经常能见到的品种。


    有些是可食用的野菜,有些是能能治疗点伤风热感小毛病的草药,还有一些是牲畜爱吃的品种。


    她们这样一穷二白的家境,真真是连野草也捨不得浪费。


    明霞领着三位小朋友,刚刚走了一段路路,就看到山路上,老会计明发云一手拿着水菸袋,另一只手背在身后,老神在在地走了过来。


    大约是因为明发云的老伴,也就是大花她们口中的二伯奶奶,平日里非常关照大花姐妹三人,大花看到明发云走过来,立刻带着二花和三花,小跑着过去问好。


    因为在山上,所以明发云并没有点火抽菸,而是将空空的水菸袋放在嘴边碰了一下,说道:「地里的活,忙完了吗?」


    「都忙完了。」明霞回答之后,正想着怎么向明发云询问借粮的事情。


    不过,没等明霞开口询问,明发云就主动说道:「等会儿,你跟我一起去大队仓库里取粮食,先领两个月的量吧。」


    第22章 口粮的大问题


    ◎ 原来还有大坑等着她们呢!◎


    明发云一承诺,明霞可算心里踏实点了。


    昨天这位老会计说的时候,只提到回去跟生产大队的队长讨论讨论,并没有给她一个明确的答案。


    现在讨论的结果下来了,明霞终于能松了一口气。


    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虽然说从生产大队能借来的粮食,也就是陈年的干地瓜米,口感和品质都不佳,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活命的粮食。


    「二伯,」明霞诚心诚意地感谢说道,「这粮食,就是我跟大花她们的救命粮。」


    她低头认真地对大花三姐妹说道:「大花,二花,三花,你们要记住,在你们亲爹亲爷爷奶奶一粒米不给,把咱们赶出来的时候,在你们姥姥姥爷亲舅舅看都没有看咱们一眼的时候,在咱们快饿死的时候,给我们帮助的人,这叫做救命之恩,以后绝不能忘记。」


    明发云的山羊鬍子挺高兴地翘了起来,他听到明小丫教导女儿的话,觉得她虽然跟游白山家那糟老婆子长大,但心眼却没跟着坏了,还是个知恩图报的。


    明发云为人厚道仁义,但到了这个年龄,见惯了人心复杂,心中通透。


    他不怕在别人困境中,搭把手帮个忙,就怕碰到个眼盲心黑,忘恩负义,升米恩斗米仇的傢伙。


    明小丫这番话,恩怨分明,倒是让老会计高看这位远方侄女一眼。


    「行吧,」老会计是心里藏得住事儿的人,「我还有几块田没巡看,你们在这等着。」


    说完,明发云继续将一只手背在身后,就像上辈子明霞在公园看到的遛鸟大爷一样,悠悠哉哉地顺着梯田旁边的小山道散步。


    明发云不是在散步。


    他是在统计工分。


    身为村里的记帐记录工分的老会计,并不是会点算数题,会写两笔字那么简单。


    特别是生产队集体管理的体制下,会计还需要配合生产大队队长,分粮分钱,分肉分票,还有最重要的是,合理的计算每个人的工分。


    这里最难做到的,就是合理二字。


    每一个工分,是生产大队村民的命根,关系这一年能不能吃饱饭,能分到多少肉,能分到几尺布,几斤棉花,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由不得村民不分分计较。


    别说一天多算一个工分,少算一个工分不重要,那一年三百多天算下来,累积起来的数字,可是很有分量的。


    铁屋村人口不多,但就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村落,干活的人之中,必然也有偷工减料,变着法子偷懒,也有勤勤恳恳,踏踏实实。


    若是在统计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公正合理,而又赏罚分明,那整个大队的生产建设,都会受到波及和影响。


    在实行集体大队生产的第一年,铁屋村没有经验,完全按照镇政府下达的通知,一板一眼按出工算工分。


    等到年底,分前钱粮肉票的时候,发现居然那些偷工的懒汉,到手的东西,也没比勤快的人家少太多。


    这结果一出来,村子里的老辈和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这样不行了。


    按这样安排下去,以后谁还愿意出工多干活?


    全村人糊里糊涂地糊弄,懒到最后,这地里能有产出吗?


    地里出不了粮,这是要饿死人的。


    大约因为铁屋村地处山林,每一分田地都是祖辈一个锄头一个锄头在山上开垦出来,粮食出产不易,所以村民对粮食的收成,可谓是斤斤计较。


    常见书中描述华国南方山区的农民,是精耕细作的典型。可是,在人均耕地数量很少的地区,如果种植时再不精细点,那每年所产的粮食,都养不活家里人了。<hr>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穿越明朝当皇帝 重生之极品皇帝 超级丧尸工厂 繁花落尽时,吻你 霸道总裁引妻入怀 遮天魔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