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明霞只说过一边,也没指望她们记住,就是吃饭时,给她们当个故事听,增长一些知识。若是让明霞再次复述,大意不变,但语言组织的方式肯定不会一样。
但花花口中念出来的话,明霞略一细想,居然跟她当时所讲的话,几乎没有丝毫差距。不仅字词不错,而且发音口齿清晰,连明霞的普通话发音,都学得很像。
明霞明白了,花花小朋友估计继承了她娘明小丫的好记忆,而且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她再跟着三花闺女一起指物读物,对花花来说,太容易了。
所以,以后学习新儿歌,就算花花没张口,明霞也明白她记住了,不再刻意引导她去表达,去交流,而试着用更自然,让花花小朋友更轻松的方式沟通。
而这一个月时间的相处,大花三姐妹也知道刚找回来的四妹妹不太爱说话,平日里也很照顾花花的习惯。
等陶土罐子里的地瓜干煮开,融进汤水里,变成糊糊状,可以开动的时候,其他人的清晨活计也陆陆续续完成。
二花把清理出来的残叶和胖灯虫粑粑倒在明霞种植的番茄地里,刚浇过水的湿润土地,很快就能分解掉这些东西,它们最终会成为植物的养料,供养出新鲜的果实。
三花和花花把浇水的竹筒放好,洗了洗手,乖乖抱了自己的竹筒碗,坐在火灶旁的石头上,等着分发早餐。
「娘,我捡了几只胖灯虫,我洗干净了,去洗洗放锅里捞一遍。」二花跑过来,举着一个竹筒喊道。
竹筒是她们最方便易得的容器,除了架在火上直接烤的锅,其他需要盛装东西的容器,明霞家里一应使用竹制品。
二花现在抱着的竹筒里,刻着一个不太端正的「虫」字,竹筒里装着一团挪动的胖灯虫。
「虫」字是明霞刻的,主要是为了让这个竹筒不跟其他搞混了。
人工饲养胖灯虫,特别是幼虫长大之后,养殖密集度增加,有一些幼虫状态不好。二花天生对沖虫鸟鱼虾这类生物,有着敏锐的鑑别能力,每次清理完竹匾,总会将它们挑拣出来,当做加餐小菜。
她们这一家子,除了刚回来的花花小朋友,其他人生吞胖灯虫都没有任何负担。
明霞以前出去游玩时,奇奇怪怪的食物吃了不少,大花二花以前更是直接摸了虫子往嘴里塞,三花反正跟着两位姐姐走,傻乎乎没有负担,唯有天天板着小脸的花花小姑娘,对这种胖乎乎的虫子,充满强烈抗拒。
她第一次看见大花竹籤子串一只肥胖胖的胖灯虫,在灶火上烤,还乐呵呵招呼她来吃,吓得连退三步,表情波动是明霞遇到她以来变化最大的一次。
无论明霞怎么劝说,无论其他小姐姐们吃得多欢畅,这小妞是坚决不碰一下胖灯虫。
就这么丁点大的小孩,看起来明显营养不良,顿顿野菜地瓜糊糊,哪能够提供生长发育的需求呢?
洗干净的胖灯虫在地瓜糊糊里滚了几个滚,顿时略显寡淡的地瓜糊飘出一股淡淡的香气,有点像清蒸大虾的味道。
花花这丫头,人小嘴挑,如果不是事先给她舀一碗地瓜糊糊,看到胖灯虫下锅,她会干脆连地瓜糊都不碰一下。
早上起来干完活,肚子都饿极了,但这四个小丫头却能克制住自己,没有马上开吃。
滚烫的食物,明霞要求她们务必放凉再吃。
趁着这回儿功夫,明霞说道:
「我今天要跟着阿依小山姨姨往山里走一趟,大花二花,你们今天别跑太远,摘点叶子就回来,照看好妹妹们。」
「娘,你前些天去镇子上打听,不是说没有小五的消息吗?」大花搅拌着竹筒里的地瓜糊糊问道。
「镇子上打听不到,阿畲族住在老林子的寨子里,说不定能碰到什么线索。」明霞吹了吹面前的地瓜糊糊,继续说道,「不打听什么都不知道,去看看好歹能碰一碰运气,说不定就有消息。」
孩子的成长力是十分惊人的。
当初看着呆呆傻傻的大花,跟在明霞身边,受她影响多了,眉目之间,都看着聪慧了许多,语言更清晰,想法更丰富,还有不少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等会儿吃完,我就下去了,之前答应帮你们阿依小山姨姨,装个竹纱窗,我得趁早下山。」
明霞自己设计的竹艺网纱窗子,能开能关,还很通风透气,外观也大方美观,前两周过来拿她的毛衣背心时,正巧看到,立刻找明霞帮忙给自己房子订做一份。
作者有话说:
咳咳,大家想多了,就我这老牛拉车的破速度,怎么可能双开,只是预收,这篇完结了才会写那篇。
第71章
◎一视同仁的感情,是廉价又平庸的,她才不会。◎
游香美平日里给明霞一家提供了很多帮助, 明霞拒绝游香美给她转工分支付费用,而是用了整整两天时间,做出一扇做工细緻的竹窗, 安装在游香美的卧室里。
游香美的卧室,原本是有一个普通的木头窗户。铁屋村没有手艺特别好的木匠, 接缝没做好的窗户,每次开启关闭的时候,都吱吱呀呀作响,特别不好使。
这样的窗户, 也安不上玻璃, 只用了报纸和老黄历的纸, 把窗户格子给糊上, 这样一来, 就算到了白天, 房间里的光线也很差。
等明霞帮游香美把竹制的窗户格子换上去, 窗户加装了一个半闭合的装置, 能轻松地将竹制窗户掀开大半,也能方便闭合。窗格子上两层竹片加固的薄纱, 能让大部分阳光穿过来,使得游香美的卧室不仅亮堂, 而更加通风透气。<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