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早上摸黑起来,又或者赶路累极了,大花和二花一觉睡了挺久,才被明霞轻轻地摇醒来。
「来来来,姑娘们,起来了,都起来了,我带你出门逛一逛。」明霞轻轻拍着她们的背嵴,偶尔很轻很轻的捏一下两个小丫头的耳垂,声音催促温和有力,但不刺耳,也不令人焦虑。
很快,睡得很沉的大花和二花揉着眼睛坐起来,每人手上被塞了一个搪瓷水杯。
「明天我和大花要赶车回去,下午还有点时间,我带你们在县城逛一逛,还答应着妹妹们的带芝麻饼回去。」明霞一边把二花放在床边的衣裳摆进房间的衣柜里,一边说道,「对了,二花,这个房间是周教练专门腾出来给你用的,衣服以后都可以放进衣橱里面,不用像家里一样摆在床上。」
大花和二花一口气把水喝完,站在明霞旁边看她收拾。
「桌子可以给你写作业,私人的物品就放在衣橱里,房间你在使用,你自己的东西一定要归纳收拾整理好,两三天可以自己拿布擦一擦灰尘。」明霞给二花把房间整理清楚后,才带着她们离开周国红的家。
「周教练呢?」二花看了看静悄悄的屋子,奇怪地问道。
「带两个哥哥去练球了。」明霞手上有周国红给她的钥匙,让她下午方便出入,「你今天还能跟着我熘达一圈,明天要一起训练了。」
「嗯嗯!」二花上次逛过县城,此时心里倒不惦记街上的热闹,反而不时回想起上次周教练教她练球的细节。
她不怕辛苦,她喜欢这件事情。
周教练上次说过,如果训练到最好,国家还能给她发补贴,那时候,她就可以把阿姐,娘和两个妹妹一起接下山了。
明霞不知二花小脑袋里转动的雄心壮志,她带着两个孩子,往县城最热闹的地方走。
上次明霞带二花来县城,因为手里缺少粮票,只能买县城里仅有的两种不需要粮票的食物,芝麻饼和鱼丸。
这次明霞找周国红换到了几张粮票,决定带孩子们吃一点平日不可能吃的特色食物。
明霞上辈子喜爱出门旅游,除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之外,可不就是各地别具一格的当地美食,让人流连忘返吗?
日子很穷没有错,条件简陋没办法,但明霞的观点里,还是希望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给孩子们难得的时光,留下一点特别值得怀念的记忆。
在人类的饮食历史上,油炸物和甜食毋庸置疑占据着极为靠前的位置。它们散发着令人沉迷的口感,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在满足了人们最本能的食慾后,带来愉悦和快乐,在这种物资贫瘠的时代,真是能在大脑里刻下几十年不会忘记的想念。
凤城县的海蛎饼,带着极为明显的海边城市气质。明霞和大花二花就站在摊子前面,看着那位中年妇人手机麻利烹炸的过程。
一口油锅,一个扁圆的铲子,先在铲子表面糊一层面浆,再夹入翻炒过的香葱萝蔔丝,三粒肥厚的海蛎,再用一层面浆把馅料封住,然后放进油锅里,等稍微定型,再抖动圆铲,让油饼自由翻滚,而空出位置的圆铲则继续制作下一块。
「一个海蛎饼半两粮票,加两分钱。一个三角糕一两粮票,加五分钱。」买海蛎饼的妇人说道。
明霞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买了两个海蛎饼和一个三角糕。
凤城县是一座很典型的沿海县城,县城人们的饮食结构普遍清淡,海鲜多以清蒸水煮为上,日常的小吃点心几乎看不到麻香红辣的调料。这种油炸的食物,已经算是人们食谱里难得的重口了。
三角糕是一种芋头和米浆蒸熟成糕后,再切割成三角形后油炸的食物,它表面有一层油炸的金黄色酥皮,内里是带着芋头和米香的软糕,吃着也是极香。如今卖炸物没有小塑胶袋,使用的是剪好的粽叶。隔着翠绿色的粽叶,捏住还发烫的海蛎饼和三角糕,肚子里的馋虫闹腾得厉害。
明霞将油炸得金黄焦香的海蛎饼递给大花和二花,一人一块。线条十足的三角糕则是掰成了三份。
「娘,我跟你一起吃。」大花将三角糕拿到手,虽然闻着酥炸的香味,都要控制不住口水分泌,但看到明霞没有给自己留海蛎饼,便马上将分给自己的海蛎饼递给明霞。
二花忍不住馋劲,早就先咬了一口海蛎饼酥酥脆脆的边角,看到姐姐的动作,立刻也把自己手里的海蛎饼伸出去,忙不迭地说道:「娘,也吃我的,我的。」
明霞失笑,她原本想自己上辈子吃过的食物花样百出,五湖四海的美食也都品尝一二,口腹之慾早已满足,这样古早的普通炸物虽然诱人,但对自己来说,吃了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便都让给小姑娘们,让她们吃个快活。
没想到,大花年龄虽小,但却是个惦记人的贴心姑娘,明霞不吃,她也不愿开动。
明霞看她们始终坚持让自己一起品尝和分享手里的食物,便也不推辞。她从大花和二花手上的海蛎饼中各掰了一块,笑眯眯地放入口中。
「娘,好吃吗?」二花很高兴地问道。
「又酥又香,真的好吃。」明霞竖起大拇指夸奖说道。
油炸香酥食物的魅力,在这个年代无可匹敌。明霞带她们找了一处少人路过的台阶,坐在青石台阶上,让她们安静地享受她们第一次吃酥炸油饼的幸福。<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