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房子两间屋子,面积有六十个平方,前后都有邻居,相互照应着比较方便,那边巷子有一口井,打水也比较方便,房主卖两千二。」
「这里两间屋子,距离县城远了点,但是院子特别大,房子是前年刚刚整修过的,再住几年也没问题。」
「……」
刘姐口中的两三间房子,除了个别在比较拥挤的街区外,大部分只指卧室,除此之外,还有厨房,前院和后院的空间。
总得来说,小两间的面积,也比都市里许多六七十平方米两房一厅的面积大多了。
用了大约三个小时的时间,刘姐带明霞看了四套房子,后来因为有路过她同学那套卖价很高的住处,也找人开门进去逛了一圈。
不得不说,价高自然有它的道理所在。
这间小院真是所有房子里最漂亮。
它的位置坐落于县城西面,屋前正好是横穿县城的溪水流淌而过,不到一百米的位置,就有石头铺成的台阶去河水边。
明霞路过时探了探脑袋,发现不少人蹲在河溪旁边的石头上,借着水流洗衣服。
白墙,青瓦,前面后面都有庭院,还有修建得不错的茅房和厨房。
可惜,实在太贵了。
明霞购买房屋的钱,最大的一笔来源,是与泽丽寨交易苦梨树苗获得的,一共是两千一百元钱。这笔数目,不仅仅是今年的苦梨树苗钱,还有还有三分之二是明年的七百棵苦梨树苗一半的苗钱。
亏得医婆信任她,帮她做担保,从寨子里的阿畲族族人手里提前预支了,才把买房钱凑齐了。
她统筹了一下自己手里能利用到的现钱,一共是两千七百元。
帮她们开门的是刘姐同学的亲戚,刘姐带明霞看完,谢他帮忙跑一趟,等他走了,才低声说道:「怎么样,这房子实在好吧?」
怎么会不好呢?
明霞刚才看了其他的房子,就说上厕所的地方吧,与这套房子相比起来,就差得远了。
像刘姐介绍的第一套房子,虽然在县城中心位置,又有取水方便,但除了两间卧房,只有一个不大的灶房,一间柴房,一个分隔出来的洗澡间,并没有厕所。
这条巷子里大部分的居民家里都没有搭建厕所,平常白天都是去巷子口的公厕,晚上在自己家用夜壶,白天再拎着便桶去公厕倒。
这处住宅,是最快被明霞排除出选择范围的房子。
周围住户多,也意味着邻里关系复杂。
房屋的採光也不好,而且没有单独的厕所间,与人混用的公厕卫生条件让人退避三舍。
而那套四千多的房子,每个房间都用白石灰刷得干净。厕所在后院,距离屋舍大约有将近十米的距离,也是白灰青瓦,看着就舒服。
可惜,还是可惜,明霞钱不够,买不了它。
首选太贵,明霞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多套房子里,明霞比较中意的一套房子,也是位于县城的西边。
刘姐同学那套房子大约位于城墙边上,实际上还算是老县城的范围,而明霞看中的那套,距离大约远了两百多米,已经在老城墙的外面了。
以前那边是一片农田,后来县城人口增长,逐渐有人在这里申请盖房。
卖房的是一对四十多岁的中年夫妻,他们从家里分出来后,便在这里盖了房子,住了大约有十年。
去年家里老人去世了,老宅空着,又有孩子明年准备上县城中学念书,住在城西上学不太方便,决定搬回老宅,便打算将这套房子卖了。
房主开价两千五百元,按刘姐的想法,应该还是能谈点价格下来。
房屋里里外外,明霞都看了。
整体建筑与四千多元那套还是差距比较大,但也有自己的优势。
明霞最心动的地方在于,这套房子占地面积大。
房屋有两间卧室,中间隔着一个小厅,后面是灶房,灶房旁边是搭盖的柴火间和一个杂物间。
两间卧室面积一样,五点五乘以五平方米,一共二十七点五平方米。
当然,这是完全计算套内面积,实打实的,没有公摊的概念。
厅房的面积比较小,只有十个平方米,只摆了一张八仙桌,可以当做饭厅。
建筑面积不大,这也是这套房子卖得不贵的原因。
这套房子真正有价值的地方,应该是它的前院和后院。
明霞用脚步测量过,前院的面积将近一百平方米,后院的面积也有五十平方米。
第160章 好房子比不上大土地
◎明霞的选择◎
这套房子自身的建筑品质实在算不上好。房屋搭建时使用的红砖数量少, 主要以廉价的杉木为主体,屋顶用得是需要每年更换的茅草。
木质偏软的杉木不耐腐蚀,时间一长, 木料发黑,坑坑洼洼, 导致人走在房间里,视觉上有一种特别不舒服的感觉。
看到这样的房屋,明霞也理解屋主在老房子腾出空间之后,迫不及待搬回去的心情。
毫无疑问, 这两间房子买进来, 虽然可以临时住上一段时间, 但必须在梅雨季节来临之前, 好好进行一番整修。
比这间房屋品质稍好的房子, 价位也只有两千出头, 基本的青瓦屋还是能够保证的。
但这间房屋之所以比其他房子贵了三四百元, 就是因为它的占地面积特别大。<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