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县城的郊区,也是能买到鸡苗的,不过,现在明霞虚拟帐户上的钱比较充裕,现实手上的钱开销比较多,所以在一些不太明显的地方,能够遮掩别人耳目的地方,还是购买虚拟平台上的商品。
明霞搬到县城的时机很不错。
针对家庭的种植和养殖,打击办管理没有前几年那么严格。投机倒把的定义,也不像以前那样宽泛,像家门口的海蛎撬壳摊,摆放几个手工制品,家庭种植的蔬菜瓜果,打击办的检查人员基本上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果是前几年搬过来,可没办法像现在这样,在院子里既养兔子,又养母鸡,还把能利用上的地方都种上了蔬菜瓜果。
闻风而来的打击办成员,该挖的挖掉,该没收的收走,没这样太太平平养鸡种菜的日子。
午饭过后,处理完饭后的家务,明霞和孩子们很有默契地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明霞在整理竹筐。
因为搬家的事情,明霞已经有两个月没去泽丽寨找阿畲族交易了。
好在上一次明霞去泽丽寨的时候,把事情交代清楚,泽丽寨里的人,也不会因为她这么长时间没过去而觉得奇怪。
听说明霞准备搬到县城去,泽丽寨里的阿畲族人都十分好奇。当然,他们最大的感受,大概是以后从明霞这儿换东西没有以前方便了。
木材厂和伐木场之间的运输车辆,已经从周国彪他们驾驶的卡车换成柴油拖拉机了。
所以,明天明霞去泽丽寨,是搭乘县城去乡镇的客车,再走山路过去。
大花帮明霞收拾完碗筷之后,就到院子的一角坐下。
这片区域,是明霞专门留给她的,搭了一个遮阴的小棚子,摆放着制作竹丝的工具。
如今大花制作竹丝,不用明霞帮她砍竹子了。
竹编厂有很多学徒工们处理过的竹篾,大约拇指宽,大花只要从竹编厂领回来,再加工成纤细的竹丝。
大花以前制作竹丝的时候,粗加工这块的力气活占用很多时间。大花常年锻鍊,力气其实不小,但成长发育的因素卡着,自然做力气活比较吃力。
省去了这一块之后,她处理竹丝的效率就高多了。
三花的爱好最贴近这个年龄的孩子。小丫头看了看抱着一本厚厚的书在看的妹妹,再看看专注处理竹丝的姐姐,挠了挠头,只好自己玩起了丢沙包的游戏。
花花小朋友对搬到县城来这件事,显然是满意极了。县城的图书馆虽然在明霞看来已经十分破旧,可却满足了花花看书的需求。
不管孩子们进行哪种活动,在夜晚灯光照明不足的时代下,明霞对孩子们日常用眼管理得很严格。
无论是大花制作竹丝,编织竹艺,还是三花随手涂鸦,又或者是花花看书,她都要求她们在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一旦光线不足,就会制止她们的
同时,明霞更鼓励她们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
明霞找了周国红亲戚这边的关系,交了寄读费用,让大花在县城实验小学四年级入学读书。这才是大花这个年龄正常的学习进度,因此她的同学也都是同龄人。
从村小的低年级,跳到县城小学的中年级,大花并没有跟不上学校的教学。
大花这些年,不急不慌,每天照旧认识和书写两个生字,做两页明霞给她的数学题,读几页课外书,踏踏实实,从未间断,细水长流中,实际上掌握的知识点比同班同学更好。
入学考试的时候,无论是语文老师还是算术老师,对她的成绩都是很满意的。
现在的孩子,也没有所谓的内卷。学校一半的课程,都在农场劳动,大花也有余力,去进行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县城这处房子生活了好一段时间,明霞再次确定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这处房子虽然在城墙之外,但并不冷清,有许多人在附近定居。
再往外走,就是稻田和菜田,至于更远处,便是低矮的山丘。
正是因此,明霞一家人养殖的兔子和母鸡,才有足够的草料餵养。
「大花,明天娘要去泽丽寨一趟,路途远,可能要多待一天,家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明霞把竹筐放好,对埋头处理竹丝的大花说道。
「诶,知道了。」大花手上的动作没有停,抬头对明霞说道,「娘,你就放心吧,我能弄得来。」
明霞给大花留了足够的钱,家里也有从竹编厂换到一些生活用的票据。所以,孩子们在县城独立生活,实际上比在山里方便多了。
第168章 新客运
◎小家变化,时代也在发展。◎
明霞交代好家里的事情, 给孩子们准备了两天的食材,才放心去客运站搭乘客车。
从国庆之后开始,客运站的运输方式与明霞第一次搭乘时相比, 发生了很大的区别。
这是明霞预料之外的变化。尽管知道在未来几十年里,社会基础建设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但是明霞也没想到,变化会来得这么快。
据说,县城里有新的一套领导班子上台,而客运站的建设就是如今凤城县领导的举措。
客运站扩建, 客车数量增加, 改变了以往两辆客车跑遍数个乡镇的情况。
明霞对客车的发车和班次十分关注, 特意询问了客车站的工作人员。目前, 县城发往乡镇的西客站至少能保证一个乡镇两辆客运车。<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