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队伍周游往南走的过程中,陈真他们遇到一场瘟疫。起先并没有人在意,然而直到后来传染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全都开始慌了神。先是城里面的贵族纷纷躲到城外庄子上避难。接着就是官府也开始外逃。
官府的不作为,终于导致了瘟疫的迅速爆发,最终留在城里面的人死伤惨重,然而最可恶的却是官府封闭住城门的大门不让人出去。从而导致更多活着的人逃生无门。
「开城门,我们要进去。」
「这,薴先生……」跟在一旁陪同的县令脸色不由僵住。
「我们都是行医的,你且放心。若是此地真的化为鬼蜮,城内的人死光,难道你就能逃过责任吗?」
最终,陈真的一番话打动了他。
城门一开,里面的人蜂拥就想往外面挤,然而却被掩住抠鼻的官兵用武器指着退了回去。
「大家安心,我们都是行医的医者,有我们在你们的病肯定会能看好的。」
陈真让一个嗓门大的对着那些人喊话,先安抚众人的情绪,接着让众人都包裹严实,做好防护,带着药材与工具走了进去。
首先就是建立隔离区,将轻症与重症和尚且未感染的人分割开了。
接着就是进行全面的消毒杀菌处理,寻找疫情的源头,同时开始治疗病症。
这个过程中,不断有人加入进来,在经历绝望后又突然看到了希望,原本的混乱状态终结,很多人都开始自发的维持秩序,保护医生,甚至有城外原本逃出去的人回来帮忙。
有时候希望就如一盏灯,只要点亮,就会召集无数的飞蛾凝聚过来。
谁人没有父母妻儿亲朋故旧,原本许多人任由县令那是实在没有办法,现在看到了救治的希望,纷纷赶回来帮忙。
更有许多人跪在城门口,嚎啕大哭,他们虽然及时逃出来了,但他们的亲人却都死在了里面。
有人捐出钱财,有人捐出粮食,有人捐出布匹…大家纷纷尽自己所能,然而封城的那些天城内的粮食本来就不多,个人捐赠的那点粮食,在那么多人的情况下根本不够吃。
「我知道封城前县令把徵收的粮食存在哪了。」
有一个官府的小吏说道。
「你…你站住,那是要回头运送给朝廷的粮食,你是要造反不成?」
县令气急变色。
然而没有人理他。
在这些经历了生死的众人中间仿佛凝聚了一种无形的气势,哪怕是往常那些从来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的豪门大户也纷纷不敢作声。
因为他们怕了,怕他们一不小心的启动激起民变。
自古以来有天生贵胄,有血脉世家,但也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杀官造反,民变起义。
陶莹跟着陈真,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师父,我知道了。」
疫情结束后,有人在城门外立了一块碑,纪念那些死在疫情中的人。有人将这个故事写成一篇文章,传扬出去。
更有许多的人,他们压着县令,邀陈真一同去投奔南方的天军去。天军的首领就是黄天大将军毛恒。
他们没挟持县令,私自开仓放量,原也是犯了重罪,所幸不如反了出去。反正现在天下大乱,朝廷自顾不暇,也不怕派大军来围剿。
毛恒原就是流民出身,不堪官吏剥盘过甚,一怒之下杀官造反,如今已经在南方占了很大一块地盘,建立天军,自称黄天大将军,还有两个兄弟分别称赤天大将军,青天大将军。
赤天大将军掌管军务,青天大将军掌管内政刑法。
所到之处各地纷纷闻声而降,他们入城后,对百姓很和善,却把当地所有的富户和官员大族都通通抄家杀光。
因此是所有的官吏贵族最痛恨的对象。
但这也让陈真起了兴趣,因为流民一般是最没有纪律的,靠的就是人多从众的力量,往往一旦破城就会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哪怕他们原本也是被逼迫走投无路的农民。
而毛恒竟然能够约束住这股力量,令他们不伤害普通百姓,这绝对是个厉害人物。
因此陈真跟着他们一同前去,见到了来迎接他们的——熟人。
是在翊王宴会上见过的,那个面容白净的男子。
他就是青天大将军谢秋煌。
这个看上去一股文气的男子,却是掌管着天军内部的刑诉判案,因为其断案之准确清廉无私,所以人们都称他青天将军之名名副其实。
也是这个人主持每次占领一番后对于门阀世家抄家灭门之事。
所到之处必定会杀的人头滚滚,杀的让所有的世家门阀胆寒,一听见有天军的消息就立马搬家避难。
谢秋煌见到陈真,温和一笑「没想到竟然能在这里与阿薴姑娘相见。」
他直接叫了陈真的名字,语气熟络仿佛是个许久未见的熟人。
「是啊,没想到那日翊王坐下的使者,竟然是天军之中的青天大将军。也没想到在下微薄之人,将军竟然还记得。」
「姑娘不要自谦,如今阿薴姑娘的大名,天下又有谁人不知!单姑娘主持修订的那四本医典,就足够以流芳后世了。」
谢秋煌带着陈真在天军的领地内闲逛,他也是听到陈真也会来的消息后才出现的,否则一个小小城池的归复还用不着他出面。<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