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娘:「……」
人活七十古来稀,她翻过年就?满八十了,这些年帮忙管过的家务事数不清多少,一听话音就?明白怎么回?事。
在她看来,马秀兰的两子一女,老二老三?都?不如老大,实惠能干且孝敬老人。可惜老黑不是唐老四亲生的,早早分出去了,如今想啥都?白搭。
不过嘛,矮子里面?拔将军,唐贵还是比唐霞更强点儿。
「别的不说,秀兰你儿子姓唐,两个孙子也姓唐,都?是你们老唐家的血脉。小霞嫁的婆家姓李,儿子闺女也姓李,人家自有亲爷爷亲奶奶,到底跟你隔着一层。」
行好?几十年,陈大娘最明白疏不间亲的道理,拿柴火棍略划拉两下就?转开话茬,「要我说呀,你应该趁拆迁的机会,多少往自己手里捏点儿钱。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更别提孩子们有了,对不对?」
「对!是这个理儿!」马秀兰双眼放光,感激地连连给陈大娘戴高帽,「老姐姐,今天找你真是拜对菩萨了,等我走利索了,天天过来给菩萨磕头!」
陈大娘笑呵呵地道:「行,来了我给你念念经,求菩萨保佑。」
……
自打马秀兰出院,唐霞隔三?差五跑石桥村探望,很快便察觉到了亲妈的态度转变。
她面?上不显,该哄哄该劝劝,回?西康村后?却止不住地委屈:「我又?不偷不抢,就?想拿到自己的东西咋啦?你没看见?我妈那模样,好?像我要生啃二哥的血肉一样。」
李建军:「甭着急,妈重?男轻女习惯了,有啥好?处先紧着二哥家,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
「我看她一辈子也改不过来。」唐霞靠坐在床头,顺手抓了把瓜子嗑,「建军,你看那十六万还有指望吗?要不我们找村干部帮忙说说?」
李建军猛摇头:「家丑不外扬,叫别人知道了咱妈脸上多挂不住啊。」
他嘴巴巧,很快将唐霞哄得眉开眼笑,转天照旧去丈母娘家尽孝心。等半个月后?到了复查的日子,俩人天不亮就?开车过去接马秀兰,还贴心地准备了保温饭盒。
「猪肉三?鲜馄饨,比外面?小摊儿的米汤面?条有营养,抽完血吃正合适。」
马秀兰大为感动,嘴上却道:「找这麻烦干啥,有你二哥二嫂呢。」
边说边给唐贵使眼色,想让他表现?积极点儿。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但是亲儿子总得比女婿孝顺呀。
马秀兰一片慈母心殷殷切切,奈何今天亲家杨柳过整寿,唐贵沖李建军客套几句把人送到街口,就?带刘小娥和孩子们直奔古家屯,根本?没犹豫。
马秀兰:「……」
「二嫂就?算了,二哥去那么早干啥。」唐霞刚张嘴埋怨两句,立刻被李建军拦住,「二哥也不容易。咱表叔家的小钟你记着吧?他和二嫂娘家兄弟一块儿搞买卖,听说赔了不少。二哥能有啥办法,都?是亲戚,该走动还得走动。」
唐霞哼道:「咱妈更不容易,切~」
「好?啦,这次复查完了咱们去新世纪转转。」李建军握着方向盘目视前方,稍微加速拐过桥头,「前天我把帐要来了,给你和咱妈买套羽绒服穿。」
马秀兰忙道:「别瞎花钱,妈有衣裳,不用再买了。」
唐霞:「妈,老了就?得穿羽绒服,比棉袄暖和……」
黑色汽车平稳驶向市区,车窗外是北方冬季处处透着萧条的旷野,车内的三?个人却有说有笑,气氛一片祥和。
* * *
石桥村只有东西一条街,唐霞跑动得勤,姜冬月出门时碰见?她好?几次,而且每次都?不空手,比过往三?五年拎的东西还多。
啧啧啧,有钱能使鬼推磨啊……横竖唐墨分不着半毛钱,姜冬月感慨过了就?把婆家的事抛到脑后?,干劲满满地开始卖瓷砖。
一回?生二回?熟,这次她不但找大队干部架喇叭广播,还专门买了一瓶喷漆,在自家临街的墙上写了「院内卖瓷砖」,旁边标着朱红色的粗箭头,十分简单直白。
喷完看着挺好?,又?想往面?包车上面?整一个,以后?车开到哪里,gg就?广到哪里。
「不行不行!」唐墨张开双臂,像老母鸡护崽似的坚决保护自家爱车,「好?几万呢,可不能糟蹋,等你买卖开张了再说。」
姜冬月想了想:「也行,到时候不喷漆就?挂个横幅,红底黄字那种?,看起来鲜亮。」
面?包车暂时不动,她就?转移视线,在村东村西的两个桥头、公路边的电线桿、隔壁东牛庄和平村镇的十字街口等,找地方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和「卖瓷砖」仨字。
做买卖就?是这样,无论有枣没枣,先得把杆子伸出去挥两下,好?歹吆喝几声?。
最近石桥村装修的人家多,吆喝了没两天,姜冬月就?顺利开张了,零零散散地卖出去九包瓷砖,全是装到最后?不凑手了,来她这边补个缺。
至于村里干活的那些施工队和装修队,人家都?是熟手,需求量大,各有自己的进货渠道。有些从青银县批发?,有些找平村镇的熟人走货拿回?扣,轻易不会更换店铺。
姜冬月新手改行,也没实力?招揽大客户,便只专心在细处下功夫。每次哪怕只卖出去一包,也要在小本?本?上记下尺寸、花纹和用处。<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