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裕业非常孝顺。
大哥和二哥因为生意,过了正月十五就去了陕西。
家里只有他和父亲。
而他的父亲,是个不管事的性格。
母亲病倒之后,袁裕业自己寻了些药书看。
虽然只看了两天,却也熟记了些温病和伤寒的药。
生石膏的药性,正好在他熟记范围之内。
他并不知道是顾瑾之开了这方子,只是知道母亲怕冷,却开大凉之物,吓了一跳。又想起那位李大夫的药,让他母亲的病越来越奇怪,他心里对那位李大夫已经有了不满。
再看到生石膏,他就一头脑门子怒意。
此刻听了妻子的话,他愣住。
继而,他连连给顾瑾之赔礼道歉:“……我无心之过,七妹不要怪罪!”
他连作揖两次。
宋盼儿开始因为他叫嚷心里有点不痛快,此刻又见他是误会,态度又诚恳,气就消了。
而顾瑾之知道世人对袁太太这病容易误解。
袁太太这病,中医上叫“真热假寒”。
人们肉眼之能看到寒,又知道寒热相博,断乎不能想到热毒存体,阻碍了身子的气机,反而生出寒相来。
顾瑾之也起身,给袁裕业还礼:“原是没有说清楚的……”她又把袁太太的病因,跟袁裕业解释了一通。
顾珊之见顾瑾之没有生气,心里好稍微踏实了点。
袁裕业见她说得很有道理,又想起她的神奇名声。心里就信了六成。
他又给宋盼儿和顾瑾之道歉了一遍,自己拿了药方,出去抓药。
宋盼儿坐了一会儿,等身上的汗收去了些。才带着顾瑾之告辞。
四姑娘很舍不得她们走,苦留她们吃饭。
娘家不来接,她不能自己回去。虽然在娘家跟宋盼儿和顾瑾之也不亲,可到了婆家这里。就想和娘家婶婶妹妹说说话儿。
那边里屋,袁太太也吩咐丫鬟出来留宋盼儿和顾瑾之。
顾瑾之就对母亲道:“娘,咱们要不就吃了饭再回去吧?我正好看看亲家太太喝了药的情况。”
宋盼儿看四姑娘一脸的期盼,心里倏然有点软。
她就答应了。
大奶奶忙亲自去厨下备饭。
宋盼儿和顾瑾之也移步到了花厅说话。
二奶奶陪坐在一旁。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袁裕业就将药买了回来,吩咐丫鬟去熬药。
二奶奶忙起身,亲自去熬,正好留下顾珊之和宋盼儿母女说点体己话。
“……三爷他方才,也是担心婆婆。话说得有点不妥。三婶别往心里去。”顾珊之仍想起袁裕业进门前气势汹汹的态度。又给宋盼儿赔礼道歉。
她知道宋盼儿爱记仇。
宋盼儿就哭笑不得。
“你三婶就这样小气吗?”宋盼儿道,“姑爷道歉的话说了一箩筐,你又来了!”
顾珊之心头微安。
正说着。袁裕业进了花厅,又给宋盼儿行礼。
他问了顾家人的安。又跟宋盼儿寒暄了几句。
宋盼儿问他:“姑爷如今在做些什么?”
“在读书。”袁裕业道,“二月份的春闱,我也要下场去试试……”
宋盼儿这才知道他是个举人。
她和二房不合,自己未来的女婿又是王爷,根本没法子比较,所以她也懒得去打听四姑爷到底什么人品模样。
如今再看袁裕业,生的一表人才,还是个举人。
宋盼儿就觉得顾珊之赚大了。
“姑爷定会金榜题名的。”宋盼儿说了句客气话。
袁裕业道谢。
又说了些家里的琐事。
最后,袁裕业才问顾瑾之:“七妹,家慈的病,热邪是从何而来的?我们知道了,以后也多加防范。”
这等寒天冻地的,的确难有热邪。
所以大夫看到袁太太又是那般寒冷,自然以为是阳虚。
“我瞧袁太太的面相,丰腴白皙,气血旺盛,平日里是不是爱吃羊肉或者乳羊羹?”顾瑾之道。
袁裕业恍然。
羊肉乃是温燥滋补之物。
去年开春的时候,袁太太也是染了风寒。
大夫说袁太太有点虚,而且体内寒湿,需要用温燥之物驱寒,羊肉最好。
吃了几顿,袁太太居然上瘾了,偏爱羊肉的膻味儿。
猪肉、鸡肉也不爱吃了。
袁家也不是吃不起的。
于是,去年一年,从春上到冬四季,总少不得羊肉,连秋燥的时候,袁太太也有隔三五日吃上一回。
有时候做羹,有时候熬汁下面,有时候炖炒,每天都不带重样的,做给袁太太用。
“滋补之物,原是补气养虚的,可不能过量。咱们也不是那草原的游牧百姓,他们是吃习惯了,咱们可不行。像亲家太太这样,平日里不做重活,滋养之物消化不尽,全在身体里,反而给身子添了负担。”顾瑾之听了袁裕业的话,道,“她这是热邪久积且深,而且最近定是地炕烧的暖和了,又有外温入侵,才引发得如此……”
袁裕业听到她能一口断定袁太太的饮食,心里早已信了九成。
如今又这样一分析,就十成信了。
他又起身给顾瑾之作揖:“家慈性命,这次全依仗了七妹。多谢七妹。我方才进门,也是无心叫嚷。”
顾瑾之笑了笑,道:“姐夫客气了。”
说了会儿话,大奶奶亲自来请用膳。
吃了饭,宋盼儿才带了顾瑾之回家。
雪已经停了,马车仍是慢悠悠的,回到了元宝胡同。
到了家。天色微黯。
宋妈妈以为她们怎么了,正提心吊胆。
看到回来,就忙问:“怎么这个时辰才回来?”
“袁太太重病,咱们撞上了。总不能转身就走。”宋盼儿笑着解释,“这不,给她看了一回病。珊姐儿又苦留吃饭,姑爷又有话说。才耽误到现在呢。”
然后想了想,问宋妈妈,“下个月初九,是不是春闱啊?咱们家三爷,还准备去考吗?”
宋妈妈就笑。
三爷那样子,读书都是逼着自己的。
如今得了爵位,听说书都丢了,哪里去考呢?
晚上顾延臻进来吃饭,宋盼儿又拿这话问他:“四姑爷也要下场。您还去不去?要是去的话。咱们也得告诉亲戚一声。将来金榜题名,亲戚们也好送礼来……”
顾延臻就咳了咳。
他上次被大哥顾延韬气了一回,的确是重新把书翻出来看了。
可是没那心境了。
看了几页。就毫无兴趣,把书又丢在一旁。
宋盼儿是明知故意。把顾延臻扎面红耳赤。
他道:“万一考不中,还不如四姑爷,岂不是闹大了笑话?天又这样冷,我还是算了的。”
宋盼儿就抿唇笑。
顾延臻被她笑得很不好意思。
晚饭,顾瑾之没有在这里吃,她去了外院陪老爷子吃。
宋盼儿又疑惑:“瑾姐儿这些日子,除了早膳,整日都在老太爷那边。这是怎么了?”
“怕是又添了书给瑾姐儿看吧。”顾延臻也不知道,就胡乱猜测。
朱仲钧总是跟着顾瑾之。
顾瑾之到哪里吃饭,他就跟去哪里。
外头老爷子的书房那边,也在吃饭。
顾瑾之就将今日袁太太的医案,说给了老爷子听。
老爷子筷子顿了顿。
最后他道:“这个医案解得好!等袁太太痊愈,你复诊之后,做个医案保存下来吧。真热假寒的症状,我从前也碰到了一例,当时也给治错了。那户人家还挺好,错了又让我改了。寒热两相冲突,他们也信了我,而后就痊愈。”
顾瑾之点头。
像这种真热假寒之症,比较容易就看错了。
这样息脉非常精准,才敢断言是假寒。
顾瑾之的脉息,只怕不在老爷子之下。
老爷子心里想了想,还是什么也没问。
吃了饭,老爷子拿出一个小匣子给顾瑾之,对她道:“你将这个,交给你爹爹,让他去城西僻静的街上,租见铺子,租一年。再添置好药柜,请两个伙计,一个掌柜的,再聘个坐堂先生。我说了要传授你顾氏祖业,需得用实例,否则无法相传……”
顾瑾之道是。
她打开匣子一看,里头都是一千两一张的银票,大约有二十来张。
说了会儿话,顾瑾之回了内院。
朱仲钧送她到二门口,捏了捏她的手,道:“晚安!”
顾瑾之笑,没回答,转身进了内院。
第二天,她将匣子给宋盼儿,又把老爷子的话,说给了宋盼儿听。
宋盼儿吓了一跳:“让你去问诊?你个姑娘家,抛头露面,京里那些人,吐沫还不淹死你?老爷子是怎么想的?我去问问。”
宋盼儿拉住了她。
她抿了抿唇,才道:“祖父说,他阳寿将尽……”
话说出口,她的声音就开始发涩。
宋盼儿愣住。
“胡说八道,老爷子精神矍铄,好得很,哪里来的阳寿将尽?”宋盼儿道。她虽然说得很肯定,声音却有点飘。
老爷子和顾瑾之的医术,宋盼儿知道。
他们俩说老爷子阳寿将尽,自然有九成真。
只是一时间叫人难以接受。
“娘……”顾瑾之拉住了母亲的手,“祖父的医术,现在传给谁都来不及了,只有我先接着。顾家的医术,不能就此断了。我扮成小子就好,这件事没得商量了……”
宋盼儿心里倏然就涌起了酸楚。
她眼睛有点湿。
“是得了什么病吗?”她问顾瑾之,“不能治吗?”
生老病死,是个循环的过程。
人体的机能到了用尽的一天,什么药物也起不来作用。
“不是病……”顾瑾之声音也是湿湿的。
宋盼儿捧着这小匣子,一时间愣怔再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
加更求粉红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