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俩这次出去,目标明确,回来的速度快多了。
二花抱着手里用宽厚叶子抱起来的蚯蚓,兴高采烈冲进来的时候,正听到明霞在一字一句地教三花说话。
「蓝蓝的天空。」
「蓝,天空。」
「蓝蓝的天空。」
「蓝蓝天空。」
「蓝蓝的天空。」
「蓝蓝的空空。」
二花是一个脑子很机灵的孩子,虽然以前在喜欢在游家人面前装得呆呆傻傻,但一眼看到自家小妹真是一脸冒傻气,跟着她们的娘,连读了好几次都没有读对,忍不住嘆了口气,故作老成的摇头。
明霞看到二花回来,捧着一团不断扭曲挣扎的蚯蚓,扫眼估算,约莫有二三十只。
这些蚯蚓有大有小,最小也有筷子尖粗细,而最粗的一只,居然比明霞的食指还粗,就像一条丑丑的小蛇,冷不丁看到,还挺吓人的。
刚捉回来的蚯蚓很有活力,不过要等第二天派上用场,所以明霞教二花把这些蚯蚓养起来。
老猎户的破屋里,留着一些派不上用场的物件,二花翻腾了半天,找到一个破瓦盆,用来养蚯蚓。
洒水,倒土,放蚯蚓,再抖一些枯黄的,半腐败的野菜叶子。
这个一见面就从地上抢掉落地瓜干吃的小姑娘,性子里透着一股机灵劲头,明霞三两句的功夫,她已经完全消化了养蚯蚓的方法,有条有理地收拾起来。
最后,还怕蚯蚓跑了,找明霞借了一个竹编斗笠,盖在瓦罐上面,用石头压好。
大花跟在二花之后回来,脚步比妹妹慢了许多。她这次出去,又带回来一堆的大章草叶子,性格最为沉稳的大花,将大章草叶子放在明霞身边,就主动走到压着暗暗火星的土灶旁边,小心放入干燥的松针,把火引起来。
第二趟出去回来,也就到了平常做晚饭的时间。
明霞手里的大章草蓑衣,比较复杂的领口和肩部,已经基本完成,明霞不断将一根一根深绿色的新鲜叶条编织进去。
这件蓑衣在刚刚编织成型的时候,颜色是最漂亮的,新鲜的草叶绿,还有天然的草叶芬芳,仿佛这件斗篷形状的遮雨衣,是刚从树上带着露珠被採摘下来。
大花一边生火,一边还扭头看明霞的动作。
明霞教二花如何养蚯蚓之后,就注意到大花的眼神,她朝着大花招了招手,说道:「大花,要不要试试?」
最难的部分明霞已经完成,除了最后收尾一部分,剩余的编织方式并不算难,明霞知道大花今天看了许久,注意力都在这个上面,便打算让她亲手试一试。
用她拜师学艺师傅的一句话说,就是手艺人的功夫,就要用手记住,不动手哪怕是看多久,都出不了师。
大花听到她娘的话,手里想放到土灶里的一把干枯树枝一晃神掉到地上,她盯着明霞手里纹路整齐细密的草叶斗篷半成品,然后摇了摇头,说道:「娘,我都没做过呢,让我动手,废了可惜,我以后自己拿其他叶子练呗。」
明霞将先前过了油的陶土盆子端出来,架在火灶上,轻松笑道:「不要在意,就算练手,用不合适的材料,编出来的东西不能用,也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听我的,直接上手。」
明霞说完这句话,留下大花自己坐在灶火旁边,皱着眉头思考,自己则起来去拿中午剩下的鱼肉。
鲜鱼不耐放,这不过数小时的功夫,肉质已经不如上一顿新鲜,今晚无论大鱼小鱼,都要解决掉了。
等明霞带着鱼肉回来的时候,看到大花已经坐在她之前编织手工的石墩子上,垂着头,有板有眼地将一根一根的大章草叶片,互相纵横交错。
明霞微微一笑,也不多言,直接取了大鱼鱼肉,在油温上升的黑陶土盆子里过了一遍。盆子里的油量不多,也只刚够鱼块沾上一点薄薄的油光,洗净的野蒜也扔进陶土盆子里,明霞用一块竹板快速将蒜香味炒出来后,就速度倒入一竹筒的清水。
黑陶土盆子的质地不知如何,明霞可不敢干烧太久,将家里唯一一个煮饭的器皿给炸了。
锅底的油花漂浮在清水表面,让这锅鱼肉,看起来比中午的清水煮鱼多了些许份量。
处理完大鱼的鱼肉,明霞看到二花刚弄完蚯蚓脏兮兮的销售,立刻说道:「二花,去院子外面的红土坑里,弄两把湿泥土过来。」
「知道啦!」二花脏手也不洗,直接往外跑去。
这座山头土质成分复杂,表层是棕黑的腐殖质,而更深层的土壤,则是粘稠度很高的黄泥,除此之外,明霞还看到山脚有几片较为贫瘠的沙砾土地。
明霞让二花去取得黄泥,就是山体表面肥沃腐殖质被挖走之后,露出来的黄泥坑。
黄泥很手,比沙砾土地更难种植作物。
不过,这种泥土也有它的用处。
黄泥土坑距离她们借住的小院子很近,二花来回跑了几趟,就挖回来好几团的黄泥土。
明霞找到几棵野芋头,将它们的大叶子摘了三片。
将七尾小白条分成三分,抹了盐,撒了野葱和野蒜碎末,用野芋头的叶子紧紧包裹起来,再在叶子表面,抹上又黏又湿的黄泥土。
弄成三个黄色的泥团之后,明霞再将它们小心放入灶火火堆中。
这就是野外缺少炊具时候,最简单容易的烹饪方法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