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油泡子果削口处不断与黑陶土盆子底部摩擦, 明霞已经看一层油光附着在盆底, 并且油层越来越厚。
明霞鼻尖凑近黑陶土盆子, 轻轻吸气,辨别这种植物油的味道。
油泡子果的果仁油味道很淡,只有非常仔细地闻,才能嗅到一点隐隐约约的花果香味。
这种油香,倒是很特别。
明霞正准备继续磨油,蹲在旁边的大花犹豫地开口说道:「娘,你放的油泡子,会不会太多了?」
太多?
明霞看到刚刚沾了一点油光的锅底,怎么看都不觉得多。
这点油量,炒个葱姜蒜都飘不起香。
「我看奶做菜,就拿油泡子在锅底抹了几下。」大花回想偷偷看到游老婆子做饭的情形,有些疑惑的说道。
在所有家务劳作当中,明小丫对做饭是最为陌生。
因为无论在娘家还是在婆家,灶台上的活计,都没有她沾手的份。
简而言之,苦活累活归她管,能沾点油水的事情,轮到谁也不会轮到她。
明霞看了一眼陶土盆子底部薄薄的一层油光,想了想,说道:「我们下次省着一点用,今晚难得能吃一条大鱼,多加点油煎煮,味道会更好。」
在上辈子,只听闻营养学家们在不断呼吁,请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饮食,少盐少糖少油多吃蔬菜水果,哪像现在这样,柴米油盐酱醋茶,真是按照点滴计算。
大花听明霞说完,看了看摆放大块鱼肉的位置,再想了想中午吃过的煮鱼肉,顿时也觉得她娘说得很有道理。
难得吃一顿大鱼,怎捨不得多用点油?
明霞又拿着油泡子果仁在锅底多抹几下,但到底大花的建议起到了一点作用,明霞很快就收手,没有继续把更多的油往盆子抹。
「娘,今天这么早吃吗?」大花看了一眼天色,疑惑地问道。
今天虽然日头被天上厚厚的云遮挡住了,但算一算上一餐的时间,似乎还没到吃第二顿
平日这个时候,她们还在山下地里忙活,完成集体布置的工分任务,今天上一顿吃得饱,没想到这一顿也提早了。
看到三个孩子还没有很饿,明霞想了想,点点头说道:「行,我们等会儿再煮。」
将抹了油的盆子放好,明霞开始收拾起大花和二花摘回来的大章草叶子。
大章草的叶片上,有厚且牢固的油蜡表层,都可以辅助用来修葺屋顶,自然制作编织遮雨的斗篷,基本上是没有问题。
明霞将用剩了的竹片竹条加工编织成三订遮雨的斗笠,一大两小,准备给自己和大花二花在下雨天使用,因为三花年龄还小,明霞便不打算做斗笠,而是想做个类似蓑衣的斗篷。
比起搬运不太容易的竹子,轻便同样耐用的大章草叶子,也是一种很好的编织材料。
两个小姑娘别看干干瘦瘦,外表营养不良的样子,但做事有一股狠劲,出去的这会儿功夫,摘回来的大章叶份量不少。
明霞略微估算,加上昨天剩下的大章草叶子,也许不够给成年人做草叶蓑衣,但给孩子们使用,还是完全能满足。
不同大小长度的大章草叶子归类放好,再用水果刀尖端的位置把叶片裁成宽度均匀的条状。
虽然採集来的皆是大章草老叶,叶片的组织纤维比较粗密,但再怎么说也比竹子好处理。
没用多长时间,编织需要的基本材料,就已经被明霞处理清楚,条理分明,摆放成堆。
大花对明霞的编织手艺很感兴趣,蹲在明霞旁边看得津津有味,但二花是却坐不住了,她看天色尚早,便开始捣鼓着想再去山里熘达一圈。
她想到今天吃的大鱼,想去帮娘挖点蚯蚓。不过,二花却不敢一个人跑出去。
自从娘带着她们离开游家之后,除了前两天整日唉声嘆气,后来精神起来,许多事情都跟以前不太一样。
以前甭管她们姐妹熘去哪儿,只要能把自己的活干完,她们娘都不会多问一句。
而这几天下来,二花虽然年幼,但也明白,她娘不让她们自己到处跑,就算出工,也都带着她们。
「阿姐,」二花伸出手指头,戳了戳大姐的后背,说道,「我们去挖点蚯蚓吧,明天给娘当鱼饵。」
二花今天跟在明霞身边,把明霞钓鱼的方法问得仔仔细细,已经徵得明霞同意,明天跟着一起去钓鱼,所以她惦记着今天先弄够蚯蚓,省得明天多花时间。
大花抬头看了一眼明霞,询问她的意思。
「行,」明霞想到自己今天一路上花了不少时间在找蚯蚓上,点点头同意了她们的行动,她叮嘱说道,「别去太远,太阳快落山之前回来。」
三花年龄小,腿短体力差,被明霞拘在身边,跟自己聊天学说话。
这孩子三岁,大概是因为平日里接触的词彙较少,说话时,磕磕巴巴,词不成词,句不成句。
明霞在编织手工的时候,正好可以引导她多说话,多交流。
有了明霞的首肯,大花二花两人撒腿跑出院子。
不过,两个小姑娘的心思不一样。
大花想得是早去早回,趁着天还亮,多看两遍娘编织的手艺。
二花则是迫不及待地想把大蚯蚓捉回来,让明霞明天钓到更多的鱼儿。她年纪不大,也没上学,不懂得描述自己此刻心情,但是二花知道,自己听到关于钓鱼的事情,浑身上下就特别起劲。<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