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了一段时间,明霞也是没想到,眼前也就三个孩子,居然还能分出三个截然不同的学习状态。
同样是坐在她面前听课,大花学习速度中规中矩,一天两个汉字绝对记得牢牢,写得清清楚楚,不多不少,若放在学校里,大概就是老师们最喜欢的学生类型。
三花年龄小,不像开窍的模样,每天乐呵呵听得高兴,听完之后一股脑儿地全部还给明霞,三个月下来,也就会念了「一二三」而已。
反而年龄最小的花花小朋友,明霞从她以前的表现就知道这孩子在学习上的天赋不一般。她最初是与大花一起认真听明霞讲解每天两个汉字的结构和意思,大约两周左右,她突然向明霞借那本新华字典。
然后她就开始模仿明霞使用新华字典,查询汉字读音或者通过读音查询汉字写法。目前,这本新华字典已经成为不爱说话的花花最好朋友。
可以说,明霞虽然现在给她当老师,但花花小朋友到底认识了多少个汉字, 明霞心里也没个准数。
三个娃儿有不同的情况,明霞也没有特意对谁特殊待遇。
明霞以前虽然没养过孩子,但是过往四十年的人生阅历告诉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行动上尽人事,心理上听天命。
孩子像大花一样乖巧懂事,那就是父母的福报了。若是如三花那般不开窍,也不用钻牛角尖,心态放平,尽力而为就好,否则一根筋的暴跳如雷,也没法帮忙打通任督二脉。
而孩子若是有花花小朋友的天赋异禀,就更不用大惊小怪了,告诉她积极,乐观,豁达,还有为人的基础三观,至于这娃儿未来的道路,她这当娘的智商估计比还低不少,何必瞎指手画脚。
在山上教孩子认字,在出工的时候,明霞也在熟悉的人面前展露了学习的劲头。
游香美,阿依小山和明发云都看见过明霞在干活休息的间隙,拿着写着字的字条,在读读念念,还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
不同人眼里,看同一件事情,想法常常南辕北辙。
游香美自己上过学,看明霞争分夺秒的认字,觉得她比以前出息多了。
明发云是村子里的笔桿子,文化人,自然对明霞这样的行为不反感,还会好奇地找明霞借新华字典看两眼。
而同样不识汉字的阿依小山,干脆让明霞也教自己怎么看字。
至于其他铁屋村的人,有些漠不关心,但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却把明霞的行为当成请神上身的一种正常的行为。
明霞对村子里其他人背地里颇为荒诞的议论,没有给出任何的反馈。她们想什么,明霞不关心,她只需要有一个光明正大的方式,告诉大家,她明霞以后会认识字了,会读书写字了。
铁屋村的秋收大约在公历十一月中旬,在山区里,这个季节的空气已经冒着冷气了。
兔子皮保暖皮草还没有凑齐,明霞只能从虚拟网络购物平台看看,能不能找到既廉价,又保暖的商品,让自己带着孩子们度过她来这里的第一个冬天。
已经对「清仓」、「尾货」、「临期」十分敏感,明霞在虚拟网络购物平台了搜索起自己需要的商品时,又快又准,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资金,买到最划算的商品。
明霞为孩子们准备的过冬衣服,布料主要来自制作床品工厂的零头布。
作者有话说:
大家关心的五丫头小花,确实会迟点回来,不过别担心,她的路子比较特别,个性和发展跟四个姐姐都不太一样,我尽量快点写到她。
第117章 大花和二花的生活变化
◎告诉孩子,一万个小时要花在哪里,才有价值。◎
在虚拟网络平台上, 出售着一种布料,叫刀口布,它比明霞上次买的布头面料更低廉。
明霞找到一款制作床单剩下的刀口布料, 灰色磨毛纯棉面料,五斤只需要13块钱。
因为是剪裁下来的刀口, 它的长度比布头面料更短。明霞所买的布头面料大多在长度在一米到一米五之间,有少数比较短,也有八十厘米。
而她买的刀口面料,则长度在二十厘米到四十厘米之间。
如果要制作衣服, 则需要比较麻烦的拼接缝合。但这些刀口布料是制作床单的生产线出来的, 五斤都是同色, 门幅宽度又相同, 倒是方便了明霞用来缝制冬天的被褥。
六十年代的工资, 六十年后的物价, 不这么精打细算, 血汗钱哪里够花呢?
在虚拟网络平台里同样的纯棉磨毛布料, 最便宜的一米就要二十元,一件床单要两米布, 一个被套也要四米布打底,明霞这点本钱怎么可能买得起。
而刀口布就不一样了, 它本来就是工厂废弃的布料再利用,五斤的刀口布十二块钱, 按每米磨毛面料380克计算, 明霞至少可以拼出六米的布料, 一件被套和一件床单可不就出来了。
按照现在明霞的赚工分的速度, 大约十天能赚到这笔钱。
明霞没有做被单, 十八米布整了四床被套, 明霞省钱,没多花几块钱买拉链,只留了个口子,最后装被芯时缝起来。
在同一家店铺中,刀口面料也有大刀口和小刀口的区别。
大刀口还是成型的布条,一般是做床单剩下的,布料形状整齐。
小刀口则是裁剪衣服多剩下的布料,被裁剪出袖子衣领等形状之后剩下的布料,直接可以称为碎布,很多只有两个巴掌大小,形状也特别不规律。<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