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碎布也会称斤卖,但是不包邮,明霞只有买大刀口布,可以一起买小刀口碎布。碎布八块钱可以拿到五斤,其他用场派不上,用来做拼布和布鞋,却是正正好不浪费。
当然,这种半买半送的面料的也多是灰黑墨绿暗色系,或者是颜色搭配的比较土气怪异的条纹,如果色彩鲜亮的碎布,也轮不到这样贱卖,早就被其他小手工者批发制作发夹之类。
明霞买了两份的碎布头,整整十斤,打算做一些拼布。
有了这些碎布,最高兴的人是大花,她对编织裁缝这样的小手工有着天然的兴趣,在得到明霞同意,可以随意使用这些布头之后,总喜欢见缝插针地拿起针线,把这些碎布一点一点拼接剪裁。
刚开始小姑娘只会做布鞋,她就开始做家里人的鞋子。
明霞看她一直在做僧侣鞋,便从虚拟网络平台上买其他款式布鞋的电子纸样,于是家里又多了几双靴型布鞋,船式布鞋。
电子纸样的价格很便宜,小型手工作品的电子纸样的价格每个大约在0.1-0.3元之间,有些打包出售的服装电子纸样,两三百个集中在一起不过两块钱。
明霞绘图水平不错,完全可以根据电子纸样里提供的尺寸把纸样绘制出来。
当大花把家里每个人的布鞋都备了两双之后,忽然询问明霞,她能不能做鞋子卖钱。
大花这几个月虽然能感觉到在明霞的苦心经营下,家里的吃喝衣食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别管地瓜米还是小杂鱼,总是能保证肚子每天都能装得饱饱,更别提还吃上了好几顿肉。
但是,从小到大经历,让她对飢饿和寒冷有着深深的恐慌感。别管现在家里的条件改善了多少,她骨子里就本能地想要囤粮,想要赚钱。
明霞听到大花的想法,心里是不支持的。
给自己家人做鞋子穿,与专门做了拿去卖,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县城里有专门的制鞋厂,农村里的农妇谁都有一手做鞋的技术,所以靠着做鞋想赚点钱,既耗费精力,收益也很低。
明霞理解大花想要分担家计的心情,但是她在这方面的天赋,却没必要浪费在这种枯燥机械死板且没有太多发展潜力的事情上。
缝纫做鞋与养兔,种菜,割草同样是劳作,在明霞的孩子日常清单里,还是有很大区别。
这个年代课业几乎谈不上负担,让大花每天花费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跑后山割草,回家给兔子们餵个草,对这个年代农村孩子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农活,爬山割草,在自然环境里摸爬滚打,明霞觉得不是一件坏事,割草餵兔子的同时,也锻鍊了身体,保护视力。
但做布鞋不一样,无论是鞋底还是鞋面,如今手工的千层底布鞋,都是一针一针耗时间熬出来的,千百年来,做鞋子这件事,在上面花费的时间再多,也不过是针脚密集工整些,进步的天花板抬头就能看到。
给自家人做鞋子,一年两双,他们家目前五口人,整整十双鞋子,明霞觉得这已经是她能够接受大花在这方面所花费时间的极限了。
大花如果像许多乡村妇人那样,忙完家务之后,揣着一双没做好的鞋子,一边手里缝着鞋子,一边与其他的村妇闲话家长里短,等做好鞋子,拿去镇上赶集时卖个火柴盐巴的钱。
这幅画面,明霞光想像一下,都觉得毛骨悚然,寝食难安。
她养出来的闺女可以热爱手工针线活,但不能被它限制了自己的成长。
不过,明霞即使内心十分反对大花的想法,可在与大花沟通时,明霞并没有用强硬的态度阻止。
她先肯定了大花想要自己独立赚取财富的想法,然后再跟她一起细緻分析了如今布鞋市场的行情。
实际上,在这片自给自足的土地上,是很难去讨论市场的概念,所以明霞的最终目的,并非讲经济,而是把重点从卖布鞋转移到怎么利用这些布料,设计出有意思手工作品。
明霞与大花的交流,是在一个三花和花花都睡了的夜晚里。
秋日高远旷达的星空下,大花和明霞并肩坐在小院的竹椅上,闻着晒干艾草燃烧后的香味,说着属于她们母女之间的知心话。
大花的性格娴静敏感但又不失聪慧,当她从明霞的口中知道如今大部分的人家的鞋子都是自给自足,极少部分的单身汉市场,也被县城里的布鞋厂和广大农村妇女瓜分了,她就知道自己原本想要通过做布鞋赚一笔钱的想法,很难实现了。
但她也没有因此变得沮丧。
明霞没有让她在失望的状态下沉浸太久,马上为她打开了一扇更有趣世界的大门。
明霞上辈子也不是一位手艺精湛的裁缝,甚至连出色的手工爱好者也算不上。她顶多上网买几份衣服的纸样,屯一点手感很好的苎麻或者丝绸面料,按着商家提供的教学视频,按部就班地组合出款式不太复杂的衣裤。
这并不妨碍她给目前的大花小朋友做一点艺术设计的启蒙。
至少有虚拟网络购物平台打底,明霞在检索五花八门的商品时,也顺便领略了一番各类产品设计者们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
看似细碎无用的布料,并不只能做布鞋。
拼布改变布料的基础色系,将小块面料通过拼接变大。
简洁大方的渔夫帽,方便实用的布背包,挡风的小口罩,专门装文具的布口袋……<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