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红看到明霞依然不太放心的模样,笑了笑,继续给她解释起来。
从她口中,明霞得知因为复杂的国内外政治形势。国家已经中断了所有国际性的体育比赛,还与国际上多个体育组织中断了联繫,唯一没有中断关系的就是国际乒联。
下一届的世乒赛在后年,周国红不知道他们国家的选手能不能参加,因为之前两届的世乒赛他们都缺席了。
但无论是否能够参加国际赛事,国内的桌球赛事是没有停止的。这次周国红带三个孩子去省城,除了去省队找以前的师兄借设备场地之外,还要带夏哲,安磊和二花参加江岭省的青少年桌球比赛。
周国红讲了许多外人难知道的桌球界,甚至是体育界的情况,明霞一语不发,侧耳倾听,等她稍微歇住,又喝一口小酒,忽然问道:「你后面是会回京城市吧?」
周国红被她一问,顿时愣住,等明白她所问是何,才摇了摇头,苦笑一声,说道:「谁知道呢?我师兄他……能不能回去,也不是我能决定的。」
「如果后面形势好一点,你会回去吧?」明霞夹起一只混在锁管里的小目鱼,给她加了限定条件,说道。
周国红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肯定地说:「是的,我会回去,那里的训练条件和训练资源是全国最好的。」
「二花……」
「我的建议是跟我一起去京城市。」周国红没有隐瞒,直接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明霞。
在带二花训练的三个月的时间,周国红在二花身上看到的不仅是绝佳的运动天赋,还有远远超过同龄人的训练意志力。
周国红回想自己在幼年时的训练,那时候已经二花大了几岁,但无论是天赋和训练完成度,都比不上这孩子。
没有人比周国红明白,要在体育这条路上走到世界的顶峰,天赋,努力和机缘缺一不可。
就像他们这一代人,韶华已去,运动员生涯结束,也始终没能等到自己的比赛项目进入那四年一次的殿堂。
而这五年,又有多少人的青春,在等待祖国回到国际体育的舞台上?
周国红说完自己的想法后,转而又笑着摇了摇头,开玩笑地说道:「不过,想太多了,这日子什么时候结束都还不知道,去省城都待不了几个月,别说回什么京城市了,大白天做梦呢!」
周国红只以为明霞久在山中,不知外面形势,才会问出这句话。江岭省遥在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受到风波影响较小,而京城市里早就风起云涌,没有人能从旋涡里安然脱身。
周国红在想明霞不知外界情况,明霞也在想周国红不知未来发展。
再过一个多月,过完元旦,六十年代就要结束,七十年代的来临意味着国家迎来新生的时间越来越近,也许不等二花小学毕业,周国红就会回到京城市。
凤城县虽然是周国红父辈的老家,能够避难的地方,但以她的能力不可能永远在这座小山城里。
从平日与周国红的闲聊可以看出来,身为一位世界冠军,周国红成为教练之后,也有着绝不会平凡的野心。
两人各自心中有数,没有再继续目前的话题,而是将锡制酒壶里剩余的青红酒慢慢品饮,顺便说起了晚上的饭菜。
「来煮火锅吧!」周国红看了一眼门外萧瑟的秋风,兴致一起,建议说道。
「有火锅炉?」明霞也被她这句话勾起了兴趣,好奇的问道。
「还真有,以前留下的铜锅,加炭就能煮了。」周国红放下酒杯,立刻站起来,忘记了刚才的伤感,高兴地说道。
第122章 这个年代的火锅
◎火锅果然是最让人满足了。◎
初冬的夜晚来临得很快。
下午, 夏哲,安磊和二花出门上课,周国红去体育局上班, 明霞则与大花一起准备今天晚上吃火锅的材料。
这个年代吃火锅,没有随处可以买到的肥羊肥牛切片, 也没有品类丰富的火锅丸子,至于处理好的肠血,脑花,毛肚更是难寻。
不过, 火锅最大的优势不就是七拼八凑, 有什么材料就下什么吗?
找不到肥牛肥羊切片的肉, 干脆就吃海鲜锅, 反正口味清淡的凤城县想找到一把红辣椒都困难, 不如干脆就鲜到底。
下午, 江边停船的渔民准备回村了, 海货虽然没有早上新鲜, 但也能淘到不少好东西。
吐了沙子的青蛤,花蛤, 正好增加汤底的鲜甜,像火箭筒一样的鱿鱼是下火锅的佳品, 个头稍小的小斑节虾虽然不若早上新鲜,但剥成虾仁, 又是一份好料。
除此之外, 物美价廉的小海鲜, 还有紫黑色的淡菜, 也就是青口贝, 个头小肉结实的菜鲟, 以及软乎乎的水电鱼。
每样挑选两斤,今晚的主菜就算备齐了。
找不到火锅料,街尾的鱼丸是比超市火锅料更是优质的食材,除了鱼肉,淀粉和调料,没有任何看不懂名称的添加剂。
至于素菜,凤城县冬季的蔬菜反而比夏季更好买,明霞在农贸市场看到大把的新鲜茼蒿菜,和小白菜,正是下火锅的绝配。除此之外,明霞还买到了芋头,土豆和豆腐。
主食的话,周国红家里还有一袋亲戚送给她的红薯粉丝,足够吃了。
这么一合计,六十年代的火锅可不是啥都吃不到的可怜餐,而是一顿很亲民的海鲜火锅大餐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