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累的训练,只要明霞来看她一次,就会被她忘记个精光。
夏哲和安磊放下书包,笑眯眯地朝明霞打了一个招呼,然后从屋子里把一张大圆桌搬出来。
大圆桌是凤城县传统的吃席圆桌,桌面可以拆下来,桌脚可以摺叠,是周国红家老一辈人留下来的,木料扎实,枣红油漆厚重,平日里放在杂物间里,每逢家里人多的时候,就会搬出来使用。
油炸的鱼片,放入热油中复炸一遍,让色泽更油亮金黄,酥脆可口。
水煮鱼片略微加热,淋入炸过葱姜蒜的热油,鱼香混着油果果油的香气冒出来。
这两份菜都是用大盆装着,一层一层雪白的鱼肉堆叠在锅里,还连着一层金黄的鱼皮,光看着就让人觉得心里满满的幸福感。
蒸好白米饭的木桶,用几条毛巾裹着桶身,防止温度快速流失,此时搬出来,掀开木桶盖子,一股带着米香的热气升腾而起。
两盆一桶往大圆桌中间一摆,大锅饭的气质就立马展现出来。
周国红抱着一叠碗招呼孩子们过来。六个孩子按照从幼到长的顺序在她面前排好队,一个接一个的从她手里接过饭碗。
夏哲和安磊个头高,拿起木桶里的饭勺,主动帮明家的姐妹们装饭。
他们手有劲,每一碗饭都压得实诚,还高出碗口,像一座座小山堆似的。
周国红安置好孩子们,让安磊和夏哲看顾着点明家的小姑娘们,便又回到厨房给明霞帮忙。
「我这里马上就好了,你先出去吃吧!」明霞搅动着铁锅里的鱼汤,锅里的大鱼头和只剩下丁点鱼肉丝的鱼骨头熬出鲜香的鱼汤,在和周国红说话的间隙,明霞把案板上的嫩豆腐滑进锅里。
豆腐是她之前出门採购的时候买的,鲜鱼煮豆腐,是神仙都爱的一口汤。
「我也不急,等煮完再说。」周国红在火灶旁边的一条木凳坐下,给灶里添了一把松枝,把火烧旺,不在意地说道。
豆腐在鱼汤里翻滚,明霞最后把先前剁好的葱末和芹菜一大碗倒进鱼汤里。
最后出锅的时候,明霞给鱼汤加了盐。
大黄瓜鱼是正宗的海鱼,没有大部分陆地河鱼的土腥味,鱼头和鱼骨头熬出的汤汁鲜美浓香,暖心暖胃。
周国红看到明霞鱼汤收尾,便端出先前的盆子和大铁勺,开始往搪瓷盆里装鱼汤。
周国红家自然没有这么多装食物的搪瓷盆子。之前孩子还没回来的时候,她跑去亲戚家借了两个。
满满一盆鱼汤,份量不轻,周国红没让明霞动手,隔着两块抹布把盆子两端一台,走出厨房。
明霞想起三大盆的鱼肉,只有鱼汤里有些青菜,便从自己带过来的竹筐里拿出两个葫芦瓜,借着锅里的鱼汤,清炒一份葫芦瓜加菜。
明霞摘的是个头不大的嫩瓜,里面瓜子少,瓜肉很嫩,锅里下了油和葱姜蒜后,炒过后泼点水一焖,一大碗清甜软嫩的葫芦瓜就差不多了。
「还煮呢?」周国红把锅端出去后进来,看到明霞拿着菜刀在「吨吨吨」地剁菜。
「都是鱼肉,吃得腻,加个菜。」明霞把切过的葫芦瓜用菜刀一扫,全弄进锅里。
周国红忍不住笑出声,大拇指往屋外翘了翘,说道:「你要出去看看这群崽子们吃饭的速度,就算把锅底扫空了,也不会觉得腻味。」
明霞被周国红的逗乐,耸了耸肩膀,说道:「不行我们吃呗,尝尝我种的当季葫芦瓜,又嫩又甜,不输给鱼肉。」
「那我可得多吃点。」
等明霞和周国红出来的时候,孩子们都吃完大半碗饭了。
「娘,你这做得炸鱼块太好吃了!」二花眼尖,一看见明霞出来,立刻举着筷子大喊说道。
「其他菜好不好吃?」明霞把清炒葫芦瓜端到桌上,笑眯眯地问道。
「好吃,明阿姨,你的手艺太好了!」夏哲嘴里塞满了米饭和鱼肉,拿着筷子的手翘起大拇指,发自内心的赞美说道。
「嗯嗯嗯!」坐在他旁边的安磊连连点头,他面前摆了一碗鱼汤,正有滋有味吃得不亦乐乎。
「娘,太好吃了!」
「娘,好香,好好吃!」
「嗯!」
做饭有人捧场,是最开心的事情。
明霞弯了弯眼眸,拿起筷子,和周国红对视一眼,也对三个大脸盆下手了。
一顿饭,一桌子人都吃得肚皮圆滚滚。明霞想一想这一桌材料放在以后的价格,心里有一种谁也不知道的感触。
他们这些人,几十年后也能说自己是吃过天价菜餚的人了。
作者有话说:
祝大家虎年大吉,万事如意,天天年年,吃好喝好,万事舒心!
第147章 在县城的时光
◎时光短暂,但明霞尽力。◎
今日多云, 午后太阳躲了起来,徐徐清风从墙外吹进来,坐在院子里吃饭很惬意自在。
桌面上大盆大盆的鱼肉, 孩子们吃得最爽快开心。
尤其是年龄还小的三花和花花,以及从从小生活在北方的安磊和夏哲。
片好的鱼肉里, 一根鱼刺也没有。吃鱼吃出大块肉的感觉,能不畅快吗?
大花和二花也不挑拣,两姐妹并排坐着,互相夹菜, 油炸鱼片吃得小嘴油亮, 心满意足。
至于明霞, 不能怪她世俗, 只要一想到这只鱼以后的价格, 再家常的味道, 仿佛都像是渡了一层金子。<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