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花缩了缩脑袋,扭头朝明霞「嘿嘿」了两声,没应话,显然小脑袋瓜子里有自己的想法。
明霞和大花给周国红她们送好东西后,也没有久留,当天就准备跟着车回铁屋村。
在离开之前,周国红把凤城县老屋里所有的钥匙都留给明霞,让明霞以后来县城里,可以继续住在这里。
明霞没有拒绝周国红的提议。
这院子是周国红父亲从她爷爷手里分到的宅子,翻修过一次,不过从周国红父母跑出去参加革命之后,就几乎没有怎么居住。
这年代的房子,租出去也怕招惹麻烦,以往都是周国红的大伯一两年打理一次。
前些年周国红回到凤城县时,请工匠大修过一次,这也才住了几年,屋子维护挺好。
如今她这一走,难说多久才能回来。房屋长期没人居住,老旧得特别快。明霞一两个月来县城一次,住在周国红的房子里,顺手也帮她打理屋子。
知道这一次离开要许久才能见面,周国红他们跟着一起出了城门,把明霞和大花送上车,目送她们离开。
明霞从运送木材的卡车车窗探出头,看到依旧站着,朝着卡车行驶方向不断挥手的二花和周国红。
她眨了眨眼睛,迎面的山风吹拂湿润眼眶,一时不知如何形容自己此刻心情。
第151章 进阶的手工
◎进阶的手工活,还有二花的来信。◎
除了心中多一份惦记, 二花去京城市之后,明霞一家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专业的领域,二花的成长明霞给不出更多的帮助了。让她现在与二花打桌球, 妥妥地被她家二姑娘轻轻松松ko掉。
明霞能做到的事情,就是从生活物质方面, 给二花寄去家人的关照。
去县城给周国红他们送完东西后,明霞一直在等她们的来信。
这个时候,明霞就特别怀念通讯发达的年代。
如果是几十年后,随时随地拨打一个视频电话, 就能知道对方目前的情况, 不用苦苦等着不知多久才能寄到的信件。
时间过去两周左右, 明霞终于在白山镇的邮电所里, 收到了周国红发给她的电报。
电报简明意赅, 只有四个字。
已到安好。
四字报了平安, 明霞也算放心许多。
至于在京城市的生活细节, 不可能用昂贵的电报去传达, 只能等她们从京城市寄来的信件。
等待的时间特别漫长。
倒是这段时间,明霞一家又多了一点新鲜的小玩意。
其实不算新鲜, 就是大花给二花编织完红桐藤书包之后,在竹编上多了很多想法, 研究出细竹篾编织的同款式双肩背包。
说是同一个款式,只不过是在编织手法上相同, 但竹篾编织和红桐藤编织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差别很大。
红桐藤柔软富有韧性, 成型的背包可以像帆布包一样摺叠, 甚至能揉成一团。
而竹篾挺直, 编织完成后, 整个背包定型, 就像硬皮面料,塑形效果很好。
竹篾编织的背包是一个接近方正的长方形,看起来与几十年后小学生的书包在造型上真是十分相似。
因为竹篾有正反两色,一面翠绿,一面略白,色调接近,所以在编织的过程中,比红桐藤更好设计出丰富的花纹。
第一个竹编背包,大花尝试在书包的正面编织了镰刀和斧头,这种充满革命气息的图案,很符合如今人们带审美。
不仅图案上别具一格,大花还将使用剩下的丹丹果果肉碾碎,把这个书包染成了鲜明艷丽的大红色。
竹篾柔韧度稍微差了一点,不适合做书包的背带,大花便找了明霞做衣服剩下的两块红色和黑色的布头面料,撕成细绳,编织成了两条又扁又宽的背带。
除了外表别具一格之外,这个书包的内里设计大花也没有马虎。
竹编背包笔挺,包内的空间很宽敞,所以大花设计了两个分隔层,可以进行物品的归类。
原本她还想也像红桐藤一样,在背包里设计两个放小物件的袋子,但竹篾可塑性不若藤条,大花也没拘泥,直接找了碎布头,在背包里缝了两个小口袋。
因为已经有了第一次编织的经验,大花这次编织的过程很顺利,不到两天的功夫,一个鲜红漂亮,富有时代气息的书包就诞生了。
明霞出工回来的时候,看到三花笑嘻嘻地背着完成了的书包跑来跑去,赶紧把她喊过来。
「三花,你姐的包完成了?给我看看。」明霞心里太佩服自家心灵手巧的大闺女了。
有技巧,有心思,有审美,简直是天生的设计师的料子。
三花乖乖脱下红色竹编背包,咧着嘴笑呵呵地递给明霞。
「真是太好看了。」接过书包,从上到下打量一番,明霞毫不吝啬地直白的夸奖道。
「娘,感觉还没做好,你就别夸我了。」大花端着竹簸箕从屋后走出来,不好意思地看着明霞说道。
「你这还要多好,别谦虚,你最棒。」明霞这话说得毫不违心。、
她可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对自己的闺女带着深深滤镜。
她对大花的手艺,真得挑不出毛病。
整个背包用得是细竹丝,每根竹丝的宽度不超过一毫米,根根光滑细腻。用手轻轻在表面抚摸,找不到一点儿毛刺。<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