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折腾了,直接焯水吧。」姜冬月将牛嵴骨扔进搪瓷盆,牛肝捞出来切成半寸厚的宽片。
下水熟得快,不能和骨头一块儿?焯。
分两批焯过水再洗掉浮沫,姜冬月重新起锅,把牛骨牛肝和葱姜蒜、干辣椒、陈皮香叶等调料一股脑全放进去,盖上锅盖小火慢熬。
她计划熬一锅高汤,但是普通锅盖没?那么严实,水开?后越熬越少,没?到傍晚就凝成了糊,只能端下来晾着?。
姜冬月蘸筷子尝了尝,发?现味道挺不错,晚饭时便舀了一勺煮面叶,用蒜苗炒牛肝,还摊了半盆韭菜鸡蛋饼。
全家都喜欢那股咸鲜滋味,唐笑安尤其吃得欢实,像头快活的小猪崽:「妈,明天还吃面好不好?」
姜冬月笑道:「行,明儿?晌午擀面条,卧荷包蛋。」
她过完年瘦了十来斤,唐墨和孩子也掉了膘,是该吃点有营养的补补。
随后几天里,姜冬月每天换着?花样?做饭,正月十五用最后那点牛骨汤底涮了火锅,等唐笑笑十七开?学,才点燃一挂鞭炮开?门做生意?。
店铺里囤的全是秋冬厚衣裳,现在卖并不占优势,幸亏质量和款式都过关,加上狠心降价,又有各种小赠品,过完庙会差不多出清了九成,剩下的只能妥善保存,留着?今年入冬后再打折销。
姜冬月关起门盘了盘帐,发?现赚得还行,便到万通市大包小包地批发?春装,顺便买了两袋子皮筋和发?饰,放自家店里慢慢卖。
大钱靠命小钱靠勤嘛,能多挣一点儿?是一点儿?。
庙会后没?几天就是惊蛰,数场细雨淅沥沥地飘散下来,天气?迅速转暖,满大街深色棉服都换成了浅色毛衣薄衫,石桥村也喧喧嚷嚷地热闹起来。
三年一届的村民选举到了。
第154章 下功夫(捉虫) 这年月乡下的村委会和党支部都是三年一换, 虽然各村情况略有差别,但总体看来流程日渐正规,对候选人的要求也比以前高。像西康村、高家屯那?种板厂多、村民?较富裕的, 竞争更加激烈,每次换届都是镇政府重点观测对象。
石桥村地方小,动静相对没那?么大?。前年村民?选举投票时,除了陈老根因?为岁数太大?被?刘晓康顶了会计的岗,其他干部一个都没挪窝,选完该干啥干啥,场面十分?平和。
但今年气氛明显不同, 一个是陈爱党早早放出风声要参加竞选,一个是镇里派车大?喇叭广播,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本村事务, 行使各项权利。
村里人听懂听不懂的另说, 反正挺有效, 呼啦啦多报了十几个名字, 一轮筛下来还剩八个,全是没当过干部的新面孔。
「哎哟, 今年咱村热闹呀, 老汉活半辈子了没见过恁些人抢官帽,真稀奇!」
「千里去当官, 为了吃和穿,人家够资格的都试试呗。」
「这群人我就看爱党能行!他当过好几年书记,东山再起容易得?很。」
「赵成功干得?也不赖啊,上次在大?队投票, 比第二?名多了三百来张票,大?伙儿都支持!」
「风水轮流转, 姓赵的都干六年了,换个人新鲜新鲜。」
「切~姓陈的以前还干过九年呢,你咋不嫌腻歪?」
「谁当支书不是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选上了多给咱村出力昂!」
眼看人群里陈赵两家说着说着就呲火花,乡亲们忙扯开?话?头打圆场,没多会儿便各自?散去,跑相熟的人家过道里聚着,或高声谈笑或低声议论,颇有指点江山的气势。
唐墨如今开?着板厂,不像以前砂光那?样忙碌,一大?早就跟着凑热闹,在外面晃悠到十一点半了才回家,瞧着脸色又兴奋又别扭,俩鼻孔都不知道咋喘气了。
「怎么啦这是?」姜冬月把切碎的蒜瓣倒进炒菜锅焖着,一边端碗盛饭一边指挥唐墨摆桌子,「今天有白菜粉条、芹菜花生豆,待会儿再捞几个茶叶蛋。」
唐墨三下五除二?放好桌凳,顺手?拿个苹果削皮:「你没去街上不知道,东一撮西一撮地到处是人,都忙乎拉票呢。」
说着压低声音,「小贵子今年又竞选了,看架势挺足,穿得?人模人样,比爱党还像那?么回事儿,啧啧啧。」
姜冬月惊讶道:「他卖烤串不是挺挣钱吗?前阵子还要买门市呢。」
自?从唐旭阳拆伙,唐贵和刘小娥的「好吃炸串」店没撑几个月就散了,重新回归三蹦子模式,逢集摆摊卖烤串。
不知道是吸取了教训还是怕再丢脸,这回两口子坚持住了没僱人,也没有偷工减料,慢慢地干起来了。除开?马秀兰因?为分?帐问题,和刘小娥狠吵了几架,可谓一切顺利。
月初姜冬月去平村镇磨绿豆杂面,恰巧碰见唐贵叼着烟打听闲置门市,吹得?那?叫个头头是道,连开?业吉日都选好了几个,要送洪金市找大?仙掐算。
「小贵子咋想的?小娥一个人可干不起来买卖,咱村干部好像挣不了多少钱。」姜冬月边说边沖洗茶叶蛋,擦干后用?刀切成两半。
这盆茶叶蛋腌得?咸,吃一整个有点齁,半个正正好。
唐墨:「谁知道他一天天琢磨啥,脑瓜子没核桃仁大?。」 姜冬月「噗嗤」笑了:「小贵子精得?很,无利不起早,准是有好处才愿意费力气。哎对了,他找你拉票没?」<hr>